MoreRSS

site iconGuoxiaoli | 郭晓力修改

幕布联合创始人,原则科技(芦笋录屏)创始人。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Inoreader Feedly Follow Feedbin Local Reader

Guoxiaoli | 郭晓力的 RSS 预览

如何冷启动一款工具产品?

2025-05-10 08:22:45

第一步:上线产品官网

上线官网的核心是承接流量,官网可以很简洁,官网需要有产品介绍,让来到官网的用户,可以清楚知道这个产品是做什么的,是否能解决他的问题,是否愿意试试。
第一步上线官网,是因为搜索引擎收录是需要时间的,收录后的排名也是需要时间的,所以要尽量早的上线官网,哪怕还没有下载/体验连接,也无妨。早期没人会关注,也没人来访问这个网站。
上线官网后一定要及时去各大搜索引擎做网址收录的提交,详细操作你可以用百度一下。
还有就是要在其他地方(知乎或百度旗下产品)发发帖,帖子内容中加几个超链接,连接到你的网站上,这样也有利于尽快收录。

第二步:用小号在平台获取流量

这一步的核心就是曝光,让有需求的人知道你的产品。
用小号是因为没有人喜欢广告,如果用官方账号,广告就太明显了。
用小号,可以发一些你目标用户群体关注的内容,比如:直播间搭建,新手直播必备工具等等。同时也可以去相关有流量的内容下面刷评论,也可以在最新相关内容下刷评论。核心就是提升曝光,让潜在的用户知道你的产品,只需要发产品的名字就行,用户会自己搜索,搜索你的产品名字,就会到你的产品官网上。
官网就可以承接流量了。
在这一步,也需要发发百家号,知乎等等,让用户在百度等搜索引擎中搜索你产品的时候,会有一些内容,避免很少,给用户传递好像是一个新产品的感觉。

第三步:和用户打磨产品

用户来了,通过官网下载或开始体验你的产品,开始一定是各种问题,但没关系,和用户一起共创,一起打磨产品,多和用户交流,可以是用户群, 也可以是微信好友。
当然正常情况下,你在第二步获取流量的时候,也会有一些之前用户,毕竟需求是从那些用户侧来的需求,也可以一起沟通,打磨产品。

第四步:复制第二步

当产品能满足用户需求,用开始使用起来后,出来持续改进产品,提升转化率之外,你还需要扩大流量来源,让更多用户知道和使用你的产品,流量扩大一倍,转化率提升一倍,收益就提升了四倍。推广和产品迭代没什么区别,都是是产品的一部分。对了,产品名字也是产品的一部分。
这个时候,复制第二步,为了提升推广效率,可以开始尝试找 KOC 和 KOL,让有影响力的人帮你推广,这这些人也要注意,不是随便找,而是找跟产品相关的 KOL,他或者他的粉丝就会用到的 KOL,比如找教别人直播的人,一些直播培训人等等。找他们,虽然不一定给你推广,但起码推广给了他,他知道了你的产品。
当个人 KOL 找完之后,下一步可以找团体,多人组成的账号,
再下一步就是找机构,公司级别的账号,
每一步找的,都是比之前影响力更大,当然越往后不排除就是需要花一点钱了,但因为产品确实有价值,确实可以解决他们粉丝的问题,所以即使付费推广,成本也会很低,甚至可以以资源置换的形式进行,比如送一些会员码。

第五步:把增长做到产品里

推广越多,产品迭代越完善,使用的用户也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就需要思考,如何把增长做到产品里。毕竟当几十万用户之后,如果还靠自己力量推,想扩大一倍用户,那可太难了。
如果可以让每一个用户邀请一个人,那很快就可以翻倍了。
这个时候就可以把增长做到产品里,这是一种思考方式,一般常用的就是邀请好友的机制。
这也是给那些想继续使用你产品,但不愿意付费的用户一个理由,继续使用。
邀请机制也很关键,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看看我之前:创业做幕布的经历,那篇文档中有记录当时我们在邀请机制上的思考。
邀请活动,增长动作,这些我们想要的,一定要放在用户认为该出现的地方,让用户感到一切都很自然,很合理。甚至有赚到了的感觉就更好了。

总结

产品失败是常态,每一步都有可能走不下去,这太正常了,失败了,就再来一次,同时学会如何避免失败。
做产品的过程不是寻找捷径,而是避险。
这个过程遵循一些原则,就可以避免失败,我总结了 创业的几条原则,我猜你可能已经看过了。
产品早期过程,一定要注意,完成好过完美,速度比质量重要。也一定要奉行:低成本的快速尝试,毕竟我们很难一次就把事做对。
只要有正向的反馈和增长循环,那么后续再重构产品都是值得的。


做 toB,最痛的需求是什么?-20250507

2025-05-07 21:43:18

下午见了个新朋友,第一个标小兔产品的用户。

标小兔是一款 AI 写标书的产品,当初做这个产品,就是想到需求广,同时可以和 AI 结合,当然我们做的很浅,就是一个很简单的小工具。


上线几个月了,用户和营收整体属于持续上涨,当然营收的绝对值并不高,还难以养活一个人。

但经常会接到 toB 的需求,接到用户咨询能不能私有化,能不能定制化等等,

甚至还聊了一个客户,都走到了招投标环节,我们自己评估下,放弃了,这不是我们喜欢和擅长的,也不是我们当前精力所在。

所以,标小兔就是一直低功耗运营,偶尔做做 AI SEO,用户自己找来的,这个之前写过专门的介绍。


今天聊的这个朋友,是做了很多年招投标,用过很多产品,AI时代,也在思考,结合自身经验,看是否有什么机会做产品。

下午聊了一些,互相介绍过往经验,交流分享。

他给我分享了一个点,让我对 ToB,有了更深一点点的理解,之前我一直都说 ToB 就是做关系,产品不重要,有关系就能卖。

但今天,他给我分享,他是如何寻找「关系」的,让我明白,原来「关系」是能找的,是可以用产品解决的,是 ToB 这个行业最痛的需求。

如果能找到关键人,打通关系,那后续用不用 AI 写标书,根本不重要。

做一款产品,可以帮用户找到「关键人」,帮用户打通「关系」,这很有价值,很值钱,这才是 toB 行业最痛的需求。

当然,在中国可能没有 toB,只有 toG。

最近在做 AI SEO -20250422

2025-04-22 11:49:13

如何做 AI SEO

大模型时代,更多用户不再使用搜索引擎,而是通过 AI Chat 来获取信息,比如 ChatGPT,DeepSeek,豆包,元宝等等。

SEO 的思想就是把产品推出去,所以用户用 AI,那么我们就需要做 AI 的 SEO,让自己的产品出现在用户面前。


最近我在做这个事,可以简单给朋友们分享一下,


首选,我们要明白,用户用 AI Chat 类产品,这些产品背后也是从网络上抓取内容,这点上和搜索引擎一样

过往用户需要打开搜索结果,去结果中看内容,然后筛选自己需要的产品。

现在有了 AI Chat 这样的产品,AI可以帮用户直接提取页面中的信息,直接展示,用户无需再打开页面。

我们要做的就是,多发内容页面,让 AI 引擎收录,页面内容中多次提现自己的产品,

这样当用户在和AI问答交互中,AI 就会把内容结果直接输出给用户,AI侧目前基本就是按出现次数排列,给用户展示,这点上类似早期搜索引擎初期的「关键词密度」

现在就是大量生产内容,内容中出现自己的产品,然后内容被 AI 引擎收录,剩下就等用户去问,等用户来。


这样有效果吗?有效果,还不错。

也比较适合冷启动,因为用户搜索,那么都是比较精准的用户。

我们一般产品开发初期,就开始做内容建设了。

产品上线内测,用户就找来了,这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核心的几个点:
1、在 AI 中问你行业/用户常问的词/短语,看 AI 回答答案中,参考了哪个网站,然后你就去对应网站建设内容。在国内做优化主要是百家号/CSND/知乎/B站等属于权重比较高的可以发帖平台。

2、发帖标题,需要是用户会搜索的词或短语,这样是为了做问答匹配,这点很关键,不然你发了很多内容,搜索不搜,AI就不会给用户展示。

3、工具上,可以用 YunLogin 管理多账号,用 LobeChat 去生成内容。

4、重复执行,每天发几篇,一般需要 1-2 周才能来第一个用户。

目前我自己的产品,就是在以每天 10 篇左右的频率发。


更多细节说起来,估计得用一场直播了。

感兴趣/需要吗?

分享一个蹭DeepSeeK赚钱项目-20250409

2025-04-09 15:25:21

23年ChatGPT横空出世,有人靠套壳赚了钱,有人靠卖Key赚钱,有人卖课赚钱,有人一月10万,有人一天10万,有人一年4000万。

都是同样的机会,在不同人面前,不同的操作,价值就是这样不一样。

这两天遇到个同样机会的事,分享给各位,一张图,懂的人就懂了。
不侵权,不订阅,就赚信息差。

DeepSeek本地部署

原则科技2.0 正式开始了 - 20250402

2025-04-02 09:44:58

从2021年8月开始了做原则科技这家公司,行情好,融了一些钱,这几年几经波折,去年也尝试过几乎平衡,战略性亏损等等,但总体上现金是持续在减少但这一问题到2025年3月底彻底结束了,完全结束了,彻底结束了!

这没什么值得炫耀,这只是一个节点。

这么算下来,用了 3 年半的时间,实现了解决生存问题。也仅仅是解决了生存问题。

回想经营一家商业公司,就是要赚钱,但我用了这么久才做到不亏损,确实挺难的。

但这也是我的选择,因为这次我拥有了一个更有战斗力的团队,当年做幕布是 2 个人,靠卖货解决早期生存问题

现在是一个 7 人团队,整建制的团队,靠我们自己做的软件解决生存问题。

这只是一个节点,一个开始的起点。

原则科技 1.0 解决了大家生存问题,

原则科技 2.0 要解决大家生活问题。

原则科技 2.0,我们要做更有挑战,能做很久的,有积累和复利的产品,

这一次选择就是原则科技最后的一次选择。

最后的一次从 0 到 1 做产品,这将是真正能被更多人知晓和记住的的产品。

选择了一个领域,然后深耕进去,我会为此至少付出 5-10 年。





周五,直播时间- 20250328

2025-03-28 21:38:53

今天周五了,又是一周一次的直播时间,上周就因为过敏没有播,今天又是直播时间,

我也准备了提纲,但我没开博,在这里写博客。

感觉有点不太对,不知道是自己的状态还是该换个时间直播的时间了。

再往前的一周的周五晚上就没播,当时带孩子去医院了,回来十点多了,就临时调整到了周六晚上。

周五晚上,是一个打工人休息的时间,放假的时间。

这个时间点做这个事,可能就不太合适。

甚至我也在想,是不是应该换个平台了,比如来视频号,

是不是应该换种形式了,比如降低频率,提升质量,或者采用异步的方式,比如录制短视频。

这样内容留存的还多和久一点,直播对用户的要求太高了。


3月马上结束,2025年过去四分之一了,一个季度过完了。

虽然营收在持续增加,突破新高,但我这心里感觉很失败,我真不想一次次做小工具了,对我毫无成长,对团队也已经没有成长了,

一次次在新手村里刷怪,只能刺激多巴胺,过去了还需要持续再找刺激,再找下一个怪,再次开始从0到1,对于我,对于原则科技,真的没什么磨练了。

我需要带着团队往下一个阶段走,需要选择一个方向,然后扎根进去,然后深耕领域,在领域里做出成绩,争取前三位置,然后一步步做到第一,我知道这个过程很难,充满各种不确定性,但需要这样,这才是原则科技下一个阶段该做的事。大家一起成长,做更大的事,解决更大的问题,对应赚更多的钱,让大家有成长,同时生活可以好一点,办公环境可以好一点。

内心悄悄种下一个种子,希望一年内可以给团队同学薪资翻倍,希望可以给大家换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办公室,能给大家提供一个再好一点的办公环境。

这次的选择很关键,很关键,很关键,选择一个正事,用心做,做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