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0 09:45:23
这是一部大历史背景下的小人物的成长史,它以1975年到2001年阿富汗经历过的国王、共和国、俄国占领、塔利班、美国扶持时期为背景,讲述了「我」和小伙伴哈桑的友谊、斗风筝追风筝、「我」在美国的生活、重返阿富汗营救哈桑儿子的故事,同时描写了种族歧视、种族灭绝、塔利班的恶行。小说的节奏不疾不徐,篇章精炼,故事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读起来爱不释手,读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这部小说的人物很少,但都个性鲜明、有血有肉,读起来觉得是活生生的真实的人物。「我」的公子哥做派,对仆人的优越感,怯弱没有担当。小伙伴哈桑的忠诚、忍让,无怨无悔,书中最让人痛心的人物。「我」的父亲的冷漠、爱子情深、乐善好施、嫉恶如仇。
小说中有两处的故事看起来比较紧张,一处是从俄国占领的阿富汗逃出来,一处是前往塔利班统治下的阿富汗寻找孤儿。从中可看到处处都是战争的痕迹,人们生活困苦,随时都有被枪杀的危险,那时是一个伤痕累累,没有道理的国家。
「我」在阿富汗找到了孤儿院,寻找的孤儿正好被塔利班的人带走了。「我」到塔利班的小头目家里约谈,没想到他竟然是儿时的死对头,两人在生死对决中,「我」差点被打死,这时小孩用弹弓打瞎了头目的眼睛,「我」俩却逃了出来。我觉得这一段写得太巧合了、不太真实,怎么会这么容易就逃了出来。
读完小说,让我对阿富汗有了更深的认识,那里的人民也是纯朴的、爱好和平的,只是他们被少数人「代表」了。虽然各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不一样,但是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某些东西具有普世价值,是全世界共通的。
在阿富汗放风筝不是简单的放,而是要斗,放风筝的线不是普通的线而是玻璃线,可以割断别人的风筝线,放的时候自己的手掌也会被割破。除了斗风筝,还有一个追风筝的人,会抢着去争抢被割断绳子的风筝。「为你,千千万万遍。」追风筝的人的承诺,令人感动。
2025-10-17 15:27:44
(1)耳朵+头+身体(米色、浅棕色毛线)
R1:6X
R2:3(X,V)
R3-R7:9X
钩2只耳朵,第2只不断线,与第1只连接
R8:9X (耳2) +9X (耳1)
R9:4X,V,9X,V,3X
R10:5X,V,9X,V,4X
R11:5X,V,10X,V,5X
R12:24X
R13:6X,V,11X,V,5X
R14:5X,2W,11X,2W,6X
R15:4X,6V,12X,6V,6X
R16-R17:46X
R18:9X,2A,19X,2A,10X
R19:7X,3A,15X,3A,8X
R20:18A
R21:换浅棕色线18X
R22:4X,V,8X,V,4X
R23:4X,V,10X,V,4X
R24:5X,V,10X,V,5X
R25:5X,V,11X,V,6X
R26:6X,V,12X,V,6X
R27:6X,V,13X,V,7X
R28:7X,V,14X,V,7X
R29:BLO32X
R30:7X,A,14X,A,7X
R29.FLO32(2F)
(2)手*2+脚*2(米色毛线)
R1:6X
R2-R6:6X
(3)衣领(深棕色毛线)
14CH,倒2回钩X,2T,2F,E,3CH,SL,3CH,E,2F,2T,X
备注:用浅棕色线缝合在脖子位置,或R21前半部分钩BLO,衣领按上述方法直接钩FLO。
(4)蝴蝶结(浅棕色毛线)
环起(3CH,2F,3CH),SL,(3CH,2F,3CH)
备注:主体塞棉后,用浅棕色毛线缝合裙尾,并将两条腿一起缝合进去。最后缝合两条胳膊、粘贴眼睛和蝴蝶结。用浅棕色毛线缝上鼻子,耳朵和脸刷腮红。
2025-10-14 09:42:04
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这本小说的,前面一半的内容节奏缓慢、稍显沉闷,后面的内容悬念迭出,紧张感拉满,很想快点读完,揭开谜底。
小说的内容很像《盗梦空间》的情节,可能更加真实,让你根本分不清是虚拟还是现实。我不止一次设想自己深陷其中的话,如何证明自己身在何处?我想确实是没有办法,虚拟世界来源于现实世界,它们一模一样,人类根本无法分辨,只能采用自杀的方式逃离当前的世界,才能「退出游戏」。但是如果本身就身处真实的世界,那么自杀就是结束了生命。
这本小说的节奏感强、逻辑严密,读起来酣畅淋漓,但是有几个明显的瑕疵:一是坏人主动给出了调查线索。项目的名字叫做克莱因壶,五年前发生事故的医院也叫克莱因壶,这不明摆着有关系吗,如果当前的项目随便改个名字,男主也就无从查起了。二是男主几乎查出了真相,为什么要只身去冒险,深入虎穴,如果这时候报警,也不至于自己被抓住关进壶里。三是本来躲在桌子底下没被人发现,这时坏人多,自己明显处于弱势,却要硬碰硬,为什么不等机会逃出去,也能救出同伴,不至于双双被擒。
总体而言,这是一部具有科幻色彩和推理元素的悬念小说,个人比较喜欢,阅读体验很好。
2025-10-11 16:47:24
一、汉堡
(1)上层面包(姜黄色毛线)
R1.6X
R2.6V
R3.6(X,V)
R4.6(X,V,X)
R5.6(3X,V)
R6.30X
R7.6(2X,V,2X)
R8-R9.36X
R10.6(2X,A,2X)
R11.6(3X,A)
R12.6(X,A,X)
R13.6(X,A)
R14.6A
(2)下层面包2片(姜黄色毛线)
R1-R6钩织方法同上层面包
(3)西红柿(红色毛线)
R1-R4钩织方法同上层面包
R5.6(4CH,3K,X)
R6.在R5(4CH)里钩织6X
(4)牛肉(棕色毛线)
R1-R5钩织方法同上层面包
R6.6(2X,V,2X)
(5)生菜(绿色毛线)
R1-R6钩织方法同上层面包
R7.重复(4CH,SL)
(6)芝士片(黄色毛线)
R1.15CH,倒2回钩14T
R2-R9.1CH,14T
二、炸鸡腿
(1)鸡腿(姜黄色毛线)
R1.6X
R2.BLO6V
R3.BLO6(X,V)
R4.BLO6(X,V,X)
R5.BLO6(3X,V)
R6-R8.BLO30X
R9.BLO6(3X,A)
R10.BLO6(X,A,X)
R11.BLO18X
R12.BLO6(X,A)
R13-R19.BLO12X
R20.BLO6A
(2)裹粉鳞片(姜黄色毛线)
R2-R20.FLO(2CH/3CH/4CH,SL)重复交错钩织,故意不要挑整股线,随意制造错落凌乱的鳞片感。
三、麦当劳薯条
(1)盒子(红色毛线)
R1.14CH,倒2回钩12X,W,11X,V
R2.V,11X,3V,11X,2V
R3.BLO34X
R4-R12.34X
R13.34SL
(2)薯条(黄色毛线)
钩法1(圈钩):R1.6X
R2-R8.6X
钩法2(片钩):R1.19CH,倒2回钩17X,W,17X,V
R2.17X
钩法3(片钩):R1.18CH,倒2回钩16X,W,15X,V
R2.16X
参照以上钩法,钩17CH,15CH……长短不同的薯条,每条钩织完成后将织片对折,缝合两个内半针
(3)商标(黄色毛线)
24CH,粘贴在杯身上呈“W”形状
四、可乐
(1)杯身(红色毛线)
R1.6X
R2.6V
R3.6(X,V)
R4.BLO18X
R5.3(5X,V)
R6-R8.21X
R9.3(3X,V,3X)
R10-R11.24X
R12.3(7X,V)
R13.3(4X,V,4X)
R4.FLO18SL
(2)杯盖(白色毛线)
R1.6X
R2.6V
R3.6(X,V)
R4.6(X,V,X)
R5.6(3X,V)
R6.BLO2(7X,V,7X)
R7.32X
R6.FL032SL
(3)吸管(白色毛线)
R1.6X
R2-R6.6X
(4)商标(黄色毛线)
24CH,粘贴在杯身上呈“W”形状
2025-10-09 11:12:55
第一次读日本作家高野和明的推理小说。《消失的13级台阶》这本书刚翻开第一页,作者的文笔就吸引了我,采用第三人称叙述,却巧妙融入了第一人称心理,树原亮在恐惧中的心理与身体反应描写得非常细致,画面感强,在阅读时自然而然代入他的处境和情绪。整本书语言简洁凝练,节奏紧凑不拖沓,情节推进富有张力,值得一读。
故事围绕一对老夫妇被杀案展开,嫌疑人树原亮因车祸失忆,唯一的线索是他记忆中“走在台阶上”。随着死刑执行日期临近,管教官南乡与假释犯纯一联手展开调查。小说在悬念铺设、身份逆转和结局处理上都非常出色,尤其是结尾的多重反转,将冤案、身份谜团与动机一一拆解,感觉推理和反转设计精彩。“13级台阶”既象征通往死亡的阶梯,也暗喻法律程序的层层步骤。
除了推理情节,本书还通过管教官(执行死刑的人)、杀人犯(面临死刑的人)、受害者家属等不同角色的视角,深入探讨了死刑制度、刑罚目的、罪犯回归社会等议题。这其中百感杂陈,有恐惧、有忏悔,有愤怒、有怜悯,有燃起的熊熊的复仇之心、也有仿佛被神灵拯救去宽恕罪恶。特别是南乡作为死刑执行者的心理描写,真实而复杂,让人对“执行正义”背后的沉重有所思考。书中没有刻意说教,而是将伦理反思融入情节,引发读者对罪与罚、复仇与宽恕的共鸣。联想到之前读过的另一本推理小说:东野圭吾的《彷徨之刃》,书中也包含不少对未成年犯罪和惩罚的探讨和反思。为了补充法律知识,去年也曾借来罗翔《刑法学讲义》学习。
最后对于有些情节,还有些疑惑。一是安藤为什么不直接在案发后杀掉树原亮灭口,而是胁迫带他一起去埋藏证据?如果树原亮车祸后没有失忆,协助警方找到证据后,真相很快会被揭露。安藤是打算嫁祸给他,还是另有计划?树原亮的记忆在重审时又恢复了,也略显巧合。 二是关键证据中的存折和小手斧被埋在一起。用小手斧作案是为了误导警方,怀疑是流串作案,而存折本是应被隐藏的物品,为何不分开处理?宇津木的巨额遗产也未引起警方怀疑。存折作为犯案的重要证据,漫山遍野去翻找,而不是银行调取交易流水。三是光男将伪造证据埋在赠愿寺附近,本意是陷害纯一。但如果南乡和纯一没有找到这个假证据,他的计划如何实现?他作为幕后委托人去暗示引导?更巧合的是,假证据居然和真证据埋在同一地点,而此前案发后大批警力搜山都未发现。
“人在正义的名义下审判另一个人的时候,所谓的正义并不存在普遍的标准。”“犯罪所破坏的并不仅仅是眼睛看得到的东西,而是深深地侵入人们心中,破坏了人们心中最根本的东西。而且,人们将被这个根本性的伤害长久地困扰。”“是人都有复仇心,所谓复仇心,就是对失去的人的爱。”——摘录
2025-10-05 23:25:26
国庆假期第五天,在众多上映影片中,选择带娃去看了《三国的星空第一部》。
影片讲述的东汉末年乱世中,曹操从讨董卓、迎天子到决胜官渡的故事。这部影片中的曹操,多是一身戎装束带的形象,与袁绍锦衣华服的贵胄风范形成了对比。此外,多处穿插曹操的《短歌行》《观沧海》等诗作,将其塑造为一位充满理想与豪情、“文武双全”的正面英雄,弱化了以往从书本中读到的多疑狡诈的一面。
在巨幕厅看这部影片的宏大场景,几场关键战役,夜晚漫天星辰,尤其是“东临碣石”片段中沧海汹涌奔腾,将曹操诗中“观沧海”的意境视觉化,身披战甲的曹操临风而立,豪情万丈。而在细节处同样匠心独运,从不同阶层人物的服饰,其布料纹样、裁剪形制,到器物、建筑风格等,参考了多处博物馆的馆藏文物,细致到布料暗纹、面部发丝和毛孔等。仿佛将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赋予了生命,让那个遥远时代变得鲜活、触手可及。
官渡之战,这场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让我感受最深的不是权谋的胜利,而是战争的残酷。镜头下,杀气腾腾的骑兵汹涌而来,漫天飞射的箭矢,刀光剑影战死沙场的惨状触目惊心。洛阳城被毁、粮草被焚、百姓流离失所等情节,背后是战争背后巨额的物资消耗与民生代价。在众多牺牲中,影片没有凸显某位战士的情感和遭遇,反而用大量镜头渲染了一只战场小狗的陪伴和牺牲,在如此厚重的历史叙事中,不免让人感觉有些出戏。
在观影过程也产生了三个疑问:一是汉献帝刘协最终命运如何?经查询得知,这位末世帝王在曹丕篡汉后,被册封为“山阳公”,以医者身份得以善终。二是坐拥绝对优势的袁绍为何兵败官渡?答案是多方面的,有刚愎自用、不善纳谏的性格缺陷,战略决策的屡屡失误,阵营内部激烈的派系内斗,以及看似强大实则脆弱的后勤供应链等。三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与董卓专权本质有何不同?网络解释为:董卓是纯粹的破坏与掠夺,而曹操则在“挟天子”的形式下,展现出了高超的政治手腕、卓越的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恢复经济与秩序的治国能力,其目标更倾向于“令诸侯”以统一天下,而非单纯的个人享乐与暴虐。
最后,片尾彩蛋预告续作将聚焦“赤壁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