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6 09:19:54
目前爲止,我人生中發的最有價值的帖子是這張,做過的最令自己驕傲的事是讓中文引號在共產中國得到普及。個人而言,這就是一種公民反抗:身爲共產中國人,我不要用共產中國的標準。如果妳覺得我把這件事的「功勞」攬到自己頭上有點荒唐,那麼我要承認,我確實永遠無法給出證據說這是自己的影響,and that is the point。互聯網本來就應該這樣。
(點此讀豎排版)
2025-05-02 14:55:13
「我對日本沒有興趣」2.0,來自 @sakotsu_tw:
昨天晚上臨時被叫去打工,來了一組日本客人
一開始跟他講中文似乎沒聽懂,以為是我講話太小聲聽不清楚,結果是日本人聽不懂中文
後來她就直接跟我說「Nihonjin!」日本人什麼日本人 這裡是台灣,不會中文至少講個英文吧
以為大家都聽得懂日文嗎氣死我了
害我突然要講日文整個都卡卡的所以很討厭在台灣認識日本人,沒有幾個是會講中文的
也不想被發現是日本人 懶得講日文
(點此讀豎排版)
2025-04-27 09:23:41
最近像這個中國人一樣把電源插座上的蓋子揭開或是膠布撕掉來偷電的人越來越多了。還有人在無障礙衛生間裏偷電,導致帶小孩的家長等很久都用不了。不能遵守規矩就回國吧。(譯自日文)
日本人指責中國小姑娘在插座充電是在偷電。不是,日本電費到底有多貴?這國家現在比較雞毛,又是草莓又是偷電的,中國人在熟悉之前還是少去旅遊為妙。
剛才我發帖諷刺了日本人指責在公共場合為手機找插座充電是盜竊電力的行為(電氣竊盜罪),在日和在台推友基本都在為日本辯護,甚至批評中國人劣根性。當然你在日本久了,覺得日本做什麼都正常。實際上全世界範圍日本這麼是過嚴執法,其他國家就是阻止即可,畢竟就是幾分錢的事。所以赴日國人要警惕。
到底是不是中國人、這樣的規定是否過於死板的問題另說。如果那插座上真有膠布或蓋子,這就變成了一個設計問題,更具體說是 affordance 的問題。@M0NoM0USu:
如果有蓋子或膠布就說明不能隨便用,這麼簡單的事在中國都溝通不清啊。(譯自日文)
我相信,無論哪國,看到插座被蓋住,總會有那麼一瞬間覺得「這能不能用啊?」不過也確實有人緊接着覺得撕開然後再蓋上不就完了嗎,並且視這種思考方式爲「靈活變通」。觀察原圖,插座裏似乎是插上了那種兩腳的塑料片,很容易拔出和復原。落在地上的那片大概是被用電者拔了出來。想起前幾天聽說的例子,京都某條路入口擺了塊石頭,意指此路不通,無奈外國人看不明白,只好改用文字說明。這一定不只是中國人的問題,但不代表這不是問題。
我的插座經驗來自廿一世紀初的香港。在星巴克喝咖啡順便給筆記本電腦充電,店員過來阻止:「先生唔好意思啊,你係唔可以用呢個插蘇嘅,因爲呢個係 for 我哋 only 嘅。」(對不起先生,您不能用這個插座,因爲這個是我們專用的。)不快多少是有的,但我不覺得店家理虧。相反,因爲電費便宜而爲私自用電者辯護,在邏輯上站不住腳。
有更多人能看懂並尊重那塊石頭的世界在某種意義上是更好的世界——僅僅在某種意義上。
(日本對此也並非沒有反思。@mranti 給出的文章裏,作者就說現在很多職業人員工作時需要用到私人手機,如果突然沒電會很麻煩。)
(點此讀豎排版)
2025-04-24 09:04:36
斯德哥爾摩大學的研究說機器翻譯字幕 + 人工校對的錯誤量是人工翻譯的七倍。最近剛好看到了一部當紅中國電視劇的英文字幕。舊日港產片的英文字幕也很粗糙,不過偶有拙趣。現在這種自動英文字幕根本是垃圾,隔幾分鐘就會看到逗號出現在行首。別的就不用說了。
(點此讀豎排版)
2025-04-20 08:16:30
‘It might be nice if you credit me, but you should feel free to deliberately not credit me, because if you are quoting my words, then doesn’t that mean they are just your own words typed out from a distant keyboard?’
寺山修司、木心、大瀧詠一點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