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2 08:29:16
突然有一个感悟,活着就是一个观自在的过程,活着,就是每一个观自在的当下。活着,无它。
观,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思考,甚至不用思考的单纯的观,无有分别心。自,就是自己的内心,就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心。在,就是活着,就是当下,就是五蕴皆空。工作也好,学习也罢,乃至思考,其实都是活着的一部分,而活着,就是在观自在。是故,取消了目录的分类,统一为“观自在”。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观”,都是虚静无染的“自”,都是欢喜无常的“在”。继而,又觉得佛家和道家的先哲们,思维有太多的相通之处,大凡思维,确乎没名可名非常名,确乎需要不立文字,直指人心,非法非非法。再一想,这也正常,不是要看谁谁的思想相似,而是要看他们所观察的对象。同一个人世间,当然会形成几多相近的观念,却也正常。
继而,说到人人都有佛性,却也正常。人们生活阅历到了一定的年纪,都会开始思考类似的人生问题,形成相近的认知,再一看先哲们的论述,嘿,这不又可以开始循着古人的思维继续延展么?如果说生命是沿着DNA的设计生老病死,那么人类的认知和思想,或许也是有一个无形的DNA,让你在不同的年纪形成不同的思维。或许这根本就不是思维,而是基于肉体DNA不断基因表达由物质排列组合所形成的功能而已。就像现在的人工智能,你说是在思考么?
不,AI只是一种复杂的功能表达,是各种数据投喂后的数据展示,那么人呢?是不是也是经历了人世间的种种,类似于投喂了数据,然后形成了自己的认知?以为是自己在思考,其实狗屁都不是,你的所谓思想,所谓认知,其实都只是对真实世界大数据的呈现,展示和组合。你以为你是独一无二的,其实你就是一台精密的机器而已。之所以人和人不同,那是因为我们去感知世界所摄入的数据不同,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提问所不同。而提问,就是对于数据的利用,而问题,就是人的生活态度吧。积极的人可以给自己的数据库提问,结合现有数据,分析如何做的更好?如何积极的正对困难?消极的人可以给自己数据库提问,结合现有数据,分析是不是存在巨大的风险?如何逃避去做某件事?
继而,就好好的观自在呗,每天静静地感知世界,好也罢坏也罢,姑且认为是好坏,都无所谓,数据嘛,不带任何情绪,来来来,往我这个机体里面投喂数据,我来刻盘存储……至于是不是观,是不是处理分析数据,这个就全在我了,一个人能够控制的只有自己的内心。观,就像人工智能AI处理数据,并不会改变数据本身,而是去抽离数据,重新组合,归纳整理而已,都是忠于数据本身的。其实也是一种简简单单的纯然,没有分别心,只是呈现最真实的自己。哪天人这个机器报废了,数据也就崩解了,其实也谈不上崩解,数据本身就是存在硬盘的,硬盘坏了,数据其实并不是不存在了,而是因为坏了不能读取而已。数据刻盘,还是物质。这个硬盘啊,又开始回归泥土,回炉再造。你说数据没了么?其实还是在,只是等着再次的排列组合,缘聚缘灭,再次被“观”而已,如是如是。
或许人啊,就是大抵如此。生就是生,死就是死,其实无生也无死。林林总总,花花世界,空空如也。五一第二天,思维有些奔逸。回到现实,安住当下,以观自在。在人这个角色中,珍惜这暇满人身。以上,我自己再读一遍都觉得有些乱七八糟了,让deepseek给归纳一下。
文章以 “观自在” 为核心,融合哲学与现代视角,探讨生命本质与存在状态。核心内涵,“观” 是无分别心的觉察,“自” 指本心清净,“在” 为安住当下,三者统一于生命体验。思辨认知本质是人类思想类似 AI 数据处理,由外界经验(数据)与个体提问方式(态度)组合而成,否定绝对主观独特性。强调生死观,生命如 “精密机器”,肉体消亡是物质循环,意识(数据)随载体崩解而暂隐,本质缘聚缘灭、无生无死。注重实践主张,以客观纯然之心接纳世界,控制内心而非外界,珍惜当下 “暇满人身”。最后认为活着即 “观自在” 的当下,在数据化认知与心性觉察的张力中,回归对生命本真的如实体验。
2025-04-29 23:06:17
有一周没码文字,之前对这周还是充斥着焦虑,实际到了这周,反而释然很多。虽然工作忙的节奏没变,但推进起来还算有条不紊。虽有很多的未知,但还是非常有力量,事在人为吧。
喜欢这句话:
一个人的大清净,不是寂静无声、死气沉沉,而是看透繁华后的欢喜。一心清净,即使是冰天雪地、万物沉眠,心里的莲花也会处处开放。世间熙攘喧嚣,因此世人心生浮躁。在喧嚣处为自己留一份清静,不时从热闹的俗世中退回来,调和内心,就能在纷扰中安顿自己。
前几天外出开会,宽窄巷子地铁站下车,嘿,看到一只大熊猫,果然够大,够拽实。突发奇想,是不是可以把“响石潭”三个字写成熊猫形状?于是动笔画了起来,端详一下,还是有几分像的嘛。
上周日晚上还受邀回到了大学,给管理学院的学习学妹讲讲我大学时候的生活,呵,记忆一下子拉回到23年前,想想太可怕了,这时间跨度,充分说明岁月催人老,于是也便理解我这缕白发了。
2025-04-20 09:23:22
周三北上了一趟,同日返回,学习“一老一小”健康管理。工作不表,收获满满。京城的天是亮的真早,比成都早一个小时。团队八点出发学习,我六点出门,刚好在附近溜达两个小时,自然。
出门不久便是互通,关键还看到了蓉宝,嘿,在北京见到成都大运会的熊猫宝宝,还是多亲切的。走胡同多了,也便没有了起初的那般美好感觉,反而觉得有些压抑,太狭小了,当景点看还差不多。
街头有一个小巫师哦,呃,不对,这是不是小矮人啊,白胡落地,红帽高耸,提着油灯,拿着小铲子,你这是去挖宝啊,还是去掘坟?给人一种非常神秘的感觉,街头一角,不千篇一律,倒也欢喜。
嘿,冰墩墩,和我的小墩墩相比,这就是个巨无霸啊。虽然距离冬奥会已经三年了,但冰墩墩看起来还是那么亲切,想当年可是一墩难求~~看着冰墩墩,萌萌大眼,我便嘴角上扬,开心笑起来。
继而又到了一个公园,六点半,晨练人们或跑步、或打拳、或压腿……一棵树下,两个孩子正在戏耍,看着装扮又似古人,或许这是两个仙童吧。桃花满园,或许海棠花,傻傻分不清,反正,漂亮。
上过街天桥,高楼耸立间还是有低矮瓦房,桥上看去,房屋虽破,但烟火气满满,屋顶铺的有石棉瓦,塑料布,砖头压着,防水。别看这破破烂烂,但高攀不起。不知道这里面住的是哪些人?
穿过胡同时,看到一棵高耸的树。喜欢这种绰约的姿态,自然而然的生长,将全部的能量集中于当下。随风而起,可方可圆,顺其本性,或许这是一棵快乐的树。呃,不对,应该不起分别心,安然。
走过街道时候,看到一排萌芽的树。春意盎然,大抵就是这样的一种状态,充满了生命力。花儿的绽放、风儿的低鸣、蟋蟀的清唱,听凭内心的召唤,这些都是本性使然,没有特别的理由。
树,还是树,自然蓬勃,屈伸自如,刚柔并济。以前觉得北京很陌生,后来渐渐熟悉,现在倒有几分归家感。正如神照本如禅师所说的,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现成事,何必待思量。
福,一面墙上五个福字,可真是五福临门。或许,我们追求幸福的过程,才是最幸福的。既然每个人重要赤条条来,赤条条去,什么都带不走,还不如在追求一切的过程中好好享受,不枉在尘世走一遭。
遇到一处庙宇,门口上书南无阿弥陀佛,加之清晨,没几个人,突然有种静谧感,自在放松。世间万物本来清闲,只是人们自己在喧闹忙碌。何不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岂不快哉!
瞧,上面说的那个小矮人的家在这里,一间知更疗愈小馆,心理咨询,水晶能量,塔罗星图,艺术疗愈。继续行走,安稳自在的走路,专注于每个步伐,在时间的桎梏下获得最大的自由与洒脱。
很多时候我们步履匆匆,以至于忽视了路边的美景,一路行走一路歌是人人向往的境界,一路走一路愁却是大多数人的常态。一诚法师道:
人的心原本很简单,并没有那么多负累与技巧,只因为在社会里侵染太久,染上了不属于自己的色彩。明心,就是要抖落这些不纯的色彩,洗净铅华,寻回最本真的自己;见性,就是要在无明的迷惘中,收回向外发展的目光,转回自身,彻悟内心最深处未被污染的本性。
2025-04-19 06:48:04
昨天热到33℃,已经开启了空调模式,西晒的办公室暖洋洋啊,窗外的太阳花熬过冬天,开始勃勃生长,又是一年春好处。不对,这夏天是已经到了么?晨起,温度终于降下,舒坦。
这几天有一个感悟,关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我发现自己习惯性看到一个事物,然后会触景生情,浮想很多,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是格物致知,进而涤荡自己的心灵。但是昨天突然有了一个念头……
我这实质上还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并没有安安静静的临在当下,而是抽离当下,思想跑到九霄云外,纯粹是心在动,心不静。需要继续加强修为,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山水不动,心亦安然。
2025-04-18 07:10:56
上周二到五,很荣幸去了海南琼海博鳌参加家庭医生经验交流会,几天学习下来,收获满满,力量满满。撇开专业知识不说,单就途中遇到的云朵、海水、椰树,便已然心生喜悦,却也精彩。
周二去的时候晚点了2个小时,却也成就了看晚霞的缘分。高空,云上,下面朵朵云层,各种肆意的形状,何其飒爽~~似山峦,似旋风,似羊群,似梦境,似老神仙~自在随风,酣畅淋漓,倒也快活~
渐渐的,霞光万丈,直刺苍穹,不知从何而来,不知由何而终,目之所及,皆是金色福贵。飞机驶过,恍惚间云朵没有了金色,唯余白色。不同的视角,不同的颜色。金色福贵,过眼烟云,虚空一场,也罢。
抵达目的地,会议酒店旁边就是大海,海浪滚滚,以至于我现在听到窗外的车流声,都似乎是海浪声,那么的神似,或许就此我再也不排斥外面的车流的吵闹了~瞧,一户人家,别墅,椰树,完美~
海岸边男男女女,还有帆船,呃,或许叫小船,很多人在冲浪,远处看恰似海鸥,盘旋飞行。这是第二次在此开会,上次在2020年,转眼,快五年,好一个时光,闭目,出现一个极速旋转的黑洞。
海浪,想到飞机上看的云海,都是水,一个是液体,一个是气体,不同形态,都是无边无际,都是无固定形态,或随风,或随滩,能来能去,能上能下,能左能右,没有抱怨,适得天地,自性本然~
远处可以看到劳作的打鱼人,或许对他们来说,大海就是他们的农田,沧海桑田,大抵就是这个意思。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给生命一份从容,给自己一片坦然。天高海阔,处处自由,时时潇洒。
一片灌木,低头,草丛中看到脊柱骨,生命啊,从自然中来,最终回到自然。想到了猫,猫可以把你当成空气,但它的眼里永远都藏着自己的星辰大海,这生命才是透彻,哈哈哈哈,做好喵星人。
地上,跌落的椰子,不方也不圆,略丑。长的丑的水果,都会努力让自己甜一点。人也一样,如果觉得不顺心,就给自己加点“甜”。在朴实、简单的生活中安定下来,不随物质世界颠倒起伏。
地上,一朵赤红的花瓣,不久也会化作尘泥。美也罢,丑也罢,都是人的一种判断,一种分别心,就这些植物而言,别无二致。无他,生长壮老已,是啥就啥,不把人间的分别心当做绳索将自己捆绑。
瞧,椰子树虽然看到树冠简简单单,可是根部,密密麻麻,一簇簇一团团。在呼啸的海风面前,这种根部可以想象稳定。定力,从来不是来自华丽招展外表,而是自在心的深耕,持重,安定,喜悦。
看,一片叶子落下。这大大的叶子,扛起来也是一个擎天柱的感觉,苍劲而有力。在这里,花瓣、椰子果、落叶,都会继续以泥土的形态滋养椰树,不同的形态,不断的演化,生生且不息。
博鳌会场,全国各地的家庭医生相关工作人员齐聚一堂,在忙忙忙中静下来学习,分享,讨论,也是一种美。在每天的冲冲冲中,留几分空白给自己,日日是好日,让自己每一天都过得富足。
沙地上,留下手印。沙粒在海风的吹拂中,高速的流动,仿佛手印也有了生命力,也跟着这天地一起跳跃起来。想到了恒河沙,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继而,梦幻泡影,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回到成都,这周继续奔跑,似乎一刻都不能停下来。仿佛博鳌之行就是一场梦,一指弹风花落去,浮生若梦了无痕。世界啊,总是无常,世人在不可掌控的时空变迁中忙碌奔波,直至死去,不曾来过。
走在成都街头,太阳,小马扎,坐下,便是自然。走走还是需要停停,还是需要定定。允许自己不被需要,不能每天都“支棱”起来,今天可以躺平,可以晒晒太阳~何其美哉,人生如斯。
2025-04-06 08:37:47
周日,清明尾巴,万事安宁。天空云层成片,树木纷纷萌芽,长叶,间或有的大树还是光秃秃的枝干,显得格外遒劲,却也舒爽。这空无一叶背后蕴藏着勃勃的生机。
瞧,道旁这棵树花儿已经盛开,和家乡的桐花几分相似,但小了几许。隐约唤起了听读《庄子》后的几多印记,与自然要乐。做个闲人,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单位窗外的太阳花开始发芽了,恭喜,熬过了冬日的严寒。花花草草也罢,芸芸众生也罢,生活于大自然的怀抱中,体会风声鸟语,感受四季流转,在大自然的节奏中找到乐趣和平衡。
孔子问礼,虚虚实实。或者,与别人要化。然则外化而内不化,在外遵守世俗规范,内心却独立自由。认认真真的做自己,或许死亡也就不是回事,复归与大自然,一捧骨灰洋洋洒洒。
更甚,与大道要游。道无处不在,任何情况、任何事情发生,都能活得很自在。顺应自然、随遇而安、无所拘束,不被外界事务牵绊,不因自身欲望所累。就像下面这个“天人合一”,浑然一体。
天地之间,道无所不在,万物阴阳相生,好坏相成,贵贱一体,祸福相依,对立统一。渺小的人要遨游其中,就要懂阴阳,知变化,明进退,要放下偏见,放下执着,放下分别,方能自在逍遥游。
而,与自己要安,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无论发生什么事,安心接受,不抗拒不抱怨,“大顺大财大吉利”,勇往直前。人生苦短,不为外物而苦恼,与自己安处,找到内心的平和,与灵魂和谐共处。
看,古墓里挖出的泥塑,红唇闪闪,笑容满满,似乎端详着千百年的人来人往,也是一种逍遥。或许,他在“与自己安,与别人化,与自然乐,与大道游”,虽困于博物馆,但心却有着真正的自由。
再看,地上爬过小虫子。或许春生夏死,不能看过四季,但丝毫不妨碍它的生生不息。心安之处便是故乡,不管何种环境,乐山乐水,乐于江山之清风,乐山间之明月,生亦何难?死又何惧?
街头,糖葫芦大爷哼着小曲,甚至没有注意到小孩在央求着妈妈卖糖葫芦。嘿,随缘,自在。
街头,横七竖八的车辆中间,一个佩奇睁着萌萌的大眼睛。嘿,欢喜,痛快,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