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RSS

site iconloyhome | 落园修改

陈丽云。会开飞机。热爱经济学,统计学,混迹R语言大家庭。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Inoreader Feedly Follow Feedbin Local Reader

loyhome | 落园的 RSS 预览

甜品店的故事

2025-08-17 12:52:49

我其实不是一个特别的甜品胃,吃不吃大部分时候都行。可能是自小甜品就和特殊的日子有着强关联,所以多多少少甜品店也就成为了人生特殊时刻记忆的一部分。

先从当年在巴塞罗那讲起吧。当时有幸在市中心上学,旁边就有一家甜品店bubó。那时候每当考完试,就会被好友拉过去点个甜品庆祝一番。记得印象最深的是他家的best chocolate cake award得奖单品,对我这么一个喜欢水果胜过巧克力的人来说,也是非点不可的。若干年后故地重游,唤醒了味蕾的记忆,也是对于青春的一场缅怀。

后面住在三藩,最喜欢的甜品有两家。一家是Tartine及其经典的passion fruit coconut cake,另一个则是家旁边的Neighbor Bakehouse。Tartine是白月光,见证了无数的纪念日。Neighbor Bakehouse是日常,开启每个慵懒的周末。

在巴黎的时候,也有幸尝到了很多赞誉无数的甜品。然而就像米其林不能天天吃一样,太高端的甜品也是更多在于偶尔的体验而非日常的陪伴。最让我念念不忘的,其实是楼下的一家Eric Kayser。他家其实是连锁,所以并不算得上是多么高端。但有点时间我长胖数斤的元凶就是每天早晨deux croissants。经典黄油的香气,戒掉真的很难。自从被巴黎养的口味叼叼的,回到湾区就再也吃不下凑数的牛角可颂。

类似的记忆还有Los Gatos 那家Fleur de Cocoa。每次往南边进山之前,就会在这里小憩一下,吃口甜点喝杯咖啡醒醒神。在刚来湾区懵懵懂懂的时候,周末就靠着他家的滋味弥补从大城市到农村内心的落差。

一晃十几年了,刚刚一边写一边查,这些店居然还都在。难得的是他们的味道始终如一,让我可以继续念念不忘下去。

究竟让人念念不忘的,是味蕾的条件反射,还是那些缠绵不绝的记忆呢?

漫长的七月

2025-07-22 12:25:53

湾区夏天日照很长。诡异的是,冬天的日照很短,而从很短到很长的变化并不是线性增加的,而是像一个s曲线似的,就那么几天似的,日照就突然间变长了。

夏天漫长的日照让人舒服得不知如何去珍惜。仿佛每天都应该是这样似的。

日照的漫长也人感到七月变得格外漫长。很多事情在等待,等待到最后就会变得越来越无力。是啊,时间为什么这么漫长,又为什么让人越来越麻木。

等待应该是值得的吧,大概是的吧。

吟游诗人的梦

2025-06-04 12:22:05

十五六岁爱做梦的年纪,最想成为的是吟游诗人,无拘无束,随遇而安。

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个梦真的成为了梦罢了。这个世界上好像已经不存在吟游诗人这个职业了。

十几年前的冬天,第一次坐上巴黎的地铁。那是一个寒冬的清晨,微弱的阳光刺痛着我的眼睛,然后一曲歌谣毫无征兆地刺破苍穹。啊,这就是现代的吟游诗人吧,一边歌唱,一边旅行。

每每看到欧洲大街小巷上的艺术表演,我的思绪都自动切换回十几年前的那个清晨。寒风,晨光,歌谣。唤醒每一个旅者的心思。试图去理解他们的语言,试图去穿越我不曾经历的人生。

曾经遇见光亮,就再也无法屈从于黑暗。有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的创伤,有人用一生回忆青年的自由。

诗和远方

2025-05-05 02:18:06

最近头痛时不时复发,只能强制自己远离工作的紧张节奏,专注于自我的平和。

某种意义上,我其实很适合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越大,越是冷静。这可能是以前工作训练出来的,也可能是飞行执照训练出来的。当周围的人都进入狂暴模式的时候,我却一如既往的淡定,稳如泰山。我可以一个个劝住,在大家都手足无措的时候指明方向。工作是长跑,是漫长的登山,越是困难越让我冷静。

某种意义上,我其实是很适合硅谷的丛林法则的。这也可能是这么多年来我在工作上并没有遇到太多天花板,一直能找到突破的方向的缘故。不给自己设限,也便有了无数的可能。

但是,退一万步讲,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吗?功名利禄,好像并没有我真正在乎的。钱变成了数字,让我感觉越来越陌生。我的生活质量并没有因为钱而变得更高,反而失去的时间和自由让我会不时感到窒息。最快乐的日子并不是多了多少标签,而是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专注。能感受到自己还活着,并非行尸走肉。

年龄越大,越觉得自己跟同龄人的割裂,一种宛如代际的割裂感。他们的高谈阔论,我的诗与远方。我试图融入,可是越融入越痛苦。索性不再假装,索性回归本心。 人生苦短,何必过多地向现实妥协。或许我太早地被经济学的功利主义洗脑,却也侥幸早早得以看清功利主义的局限。

愿我可得一世自由。

从心所欲

2025-04-30 15:28:05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年轻的时候并不是很能读懂这段话,年纪大了才恍然时间快进。

现在的日子基本上是 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的阶段了。每天看着聒噪的人群,我已经心生羡慕。和长者的间隙已经远远小于和二十多岁年轻人的代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经历了什么,让我的人生越来越勇敢,也越来越无所谓了呢。

初心还在吗,还在的。梦想还在吗,还在的。那一束束不曾泯灭的光亮,闪耀着年少与年长。

放下的越多,只能说明人越来越老,力不从心。跨越千山万里,只为回眸一笑,是一种人生。和猫一起睡到天昏地暗,也是一种人生。习惯了疯狂之后,人生好像也没什么界限了。

从心所欲,不逾矩,却也不设限。

人生的随意

2025-03-23 06:58:52

年龄越大,越不喜欢被束缚和规划。随心所欲好像是更重要的人生体验。

在加州待久了,多少会觉得一种割裂。明明是青山绿水随意挥洒,却又被束缚在一些特定的节奏上。周围的人都是忙忙碌碌的,大家都习惯了像一个机器一样不眠不休。然而我做不到,我喜欢的是每天醒来的未知和不确定性。太完美的节奏让人丧失创造力。

可能我确实不适合加州,不适合一种集体主义下淹没的个性的自由。更随意一点,人生也就更丰富。

想回欧洲,想念选择的自由。我不想最终成为自己曾经讨厌的人。年少时候经历的自由的滋味,会影响一生。

有的时候只想有点背景音的时候,我会无意识的播放一些法语的东西。可能在我的潜意识里面,法语所关联的是一种无所畏惧的心态,是灵魂的自由,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小小优越感。

若为自由故,若为自由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