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6 19:20:55
根据记忆,我哥应该是在2011年买了他的第一台笔记本电脑,宏碁4738G。这台电脑当时陪伴他在大山深处待了几年。那几年,对他来说是烟酒为伴,与山同孤,与风同独。这台电脑,便是那来时路最好的佐证。
转眼,2015年,这台电脑到了我的手上,成为了我的第一台电脑。
到我手上的时候,是一台有着2GB内存运行着Windows XP系统的电脑。而这样的电脑,在2015年似乎有点不合时宜。
随后,在大学学长的一次指点,在自己的多番摸索后,这台电脑经历了添加内存条、更换固态硬盘、CPU、散热风扇、内置键盘、电池、无线网卡等等一系列操作后,当时的宏碁4738G,已经成了一台安装着i5 560M的CPU,搭载着4+2GB内存的电脑了。
在外置散热器的辅助下,它陪伴了整个大学时光。那个时候,宿舍所有人的电脑几乎都是外接散热器,这显得并不奇怪。
随后,它陪伴我畅游在“我的世界”之中,陪伴我在“三国杀”打发时间,也陪伴着我在自学着office与PHP……
也陪伴着我,书写了5年的梦幻辰风。
2020年7月12日,在一次意外之后,电脑出问题了,无法开机,无法点亮。又或者说,开机几分钟后就直接断电。
而摸摸后壳,烫手。老师傅慕若曦说,可能是南北桥啥的烧了,建议修个主板,或者换个电脑。
为此,我斥资120元巨款,购买了一个主板。
而时至今日我才知道好像发过来的主板是宏碁4738ZG(360驱动大师读取硬件信息时是这么说的,并且打开bios查看,的确是4738ZG了。)。
但是模具是一样的,所以,在相同的位置安装着相同的配件,拧着相同的螺丝。
在多次尝试之后,甚至重装了系统,依然面临几个问题:
至此,找不到缘由,便将宏碁4738G装在包里,锁在柜子中。而后,靠着前段时间提到的中柏Ezpad 6s pro支撑了半年,在2020年12月15日买了神舟战神系列的ZX6Ti-CU5DS。
一晃,又五年过去了。
神舟战神ZX6Ti-CU5DS已经脱离了它的模具,在淘宝的帮助下,藏进了亚克力机箱,成为了一个“台式主机”。
爸妈也卖了他们在71团的小房子,在最后一次回到我曾经住的阁楼时,又翻出来了这台宏碁4738G。
我想,重新让它活过来。
虽然现在它已经不能够再如当初一般胜任视频剪辑这类大工程了,但是,我想让它重新点亮屏幕、进入桌面。至少,还能够让我看到过往的样子。
于是,从今年6月起,我便斥巨资在淘宝上给它重新换了一圈零件。
以上所有花费,最贵的是长城固态硬盘。而曾经的CPU、内存条,都是几元、十几元的“垃圾”了。在到货后,拆机、安装。
点亮屏幕,安装Linux mint系统,直接断电关机。
想了许久,买了点其他东西:
在完成散热改造后(图中尚未用铜箔纸连接散热器、铜管和光驱盘),电脑成功安装好Debian Xfce系统,进入桌面,待机一整天,一切正常。
打开office,编辑一个文档什么的,一切正常。
8月,突发奇想,先把中柏Ezpad 6s pro换成了Windows 10 LTSC 2021。
比起Debian Xfce来说,显示效果更好,而且驱动支持更完善。
既然如此,宏碁4738G能否回到Windows的怀抱呢?
显然,可以。趁着一个中午,我为宏碁4738G安装了Windows 10 LTSC 2021。在仔细查了查后,Windows 10将在2025年10月14日结束支持,而Windows 10 LTSC 2021将会在2027年1月12日结束支持。
我想,应该还会有能撑得更久的。
还好,找到了Windows 10 IoT Enterprise LTSC 2021,将会在2032年1月13日结束支持。
通过哔哩哔哩和Github(镜像站),从神舟战神ZX6Ti-CU5DS开始,将Windows 10 22H2转化为了Windows 10 IoT Enterprise LTSC 2021。
最后,再次打开了宏碁4738G,将系统也变为了Windows 10 IoT 企业版 LTSC。
看着这台10年前与我相伴的电脑,在此刻,静默的运行着现在的系统,突然颇为感慨。
一如既往,从未背弃。
虽有波折,但一切终将向好。
你好,我是姜辰。宏碁4738G,好久不见。
还有,屏幕前的你,好久不见。
2025-04-12 23:06:01
突然想折腾点什么了。
翻出来2018年买的那个寨板,看着整个后背都是电池的平板电脑,突然开始手痒了。
——特别是看到中柏的淘宝店显示拟于2025年4月16日停止运营,而我还在想办法给他的产品恢复生机与活力,作为一个忠实的顾客,我都有点为自己感动的流泪了。
在为数不多的空闲日子里,我先后几次为它安装了windows 10最新的版本,可惜老旧的它,在开机之后便已经开始卡顿了,运行个浏览器或者WPS,整个世界都变慢了。——慢不重要,人间可以慢,但是不能不动弹。
后来尝试安装windows 7,遗憾的是没办法切换到传统引导模式。而在UEFI模式中,系统始终无法启动。
索性,试一试Linux。我依稀记得以前2019年左右,我给中柏安装过Ubuntu,安装后失去了触屏功能(没有驱动),同时桌面倒置,而且界面显示很小、反应很卡。
那这次索性就换个发行版试试,反正接触过这么多发行版,总有一个能用的。在结合自己2021年起就短暂几次在自己的物理机上使用Linux,特别是2021年底至今,在办公室一直体验着国产系统——银河麒麟。
当然,中柏这个寨板的性能是肯定跑不动麒麟的桌面。于是在简单搜索了网上linux的发行版,结合以及自己多年使用Debian的经验,找到了方向。
于是,有了以下选项:
TinyCore以前在虚拟机上跑过,精简到我怀疑都不需要一个GUI界面。
然后,尝试下载使用了Linux lite。
界面很精简,同时进入桌面后也不卡顿,但是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会默认打开键盘的FN键。也就是说,正常情况我要输入yuio,则会变成y456。在查询很久后,没有解决办法,于是只能放弃。
随后,安装了Lubuntu。比起使用Gnome的Ubuntu来说,桌面占用资源不高,系统也很流畅。用了两天,但是11.6寸的屏幕展示1920*1080
的效果,眯着眼睛也看不太清楚。可缩放直接是2x,设置1.5x的缩放一直失败。
于是,尝试Linux Mint Xfce。
通过修改DPI值,成功实现了1.5x的放大。但是考虑许久,还是想回到纯正的社区环境酝酿的系统。
——更何况,基于的Ubuntu,背靠商业公司,在Free的世界里有那么一点不自在。
于是,安装了Debian,而桌面则选择了Xfce。在极简安装后,便有了我现在所有的界面。
整个系统,修改处不多,主要从xfce-look.org
下载安装了主题,剩下的,就是简单的修改了。
rm ~/.cache/icon-cache.kcache
sudo rm /var/lib/apt/lists/*
sudo update-icon-cache /usr/share/icons/*
/usr/share/fonts/windows/
目录中,执行sudo fc-cache -fv
更新字体缓存。
xflock4
,修改为Super + L ,这样就保持了和Windows一样的快捷键。
sudo nano /etc/default/grub
找到以下两行并修改为:
GURB_TIMEOUT=0 #将超时时间设置为0秒。
GRUB_DISABLE_OS_PROBER=true #单系统,没必要检测其他系统
然后执行更新。
sudo update-grub
sudo apt install gvfs-backends samba-common smbclient cifs-utils
sudo apt install timeshift
最后,通过官网下载deb包安装微信、QQ、WPS、Obsidian。
以及,执行更新命令,为电脑补齐剩余所有。
sudo apt update -y
sudo apt upgrade -y
完成一切后,创建一个恢复镜像,然后开始使用你的Linux。
——最后,如果你的电脑能够流畅使用Windows,那么还是建议你继续使用Windows。除非,你想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