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戴雨森

RSS 地址:https://rsshub.app/jike/user/95FE4187-FE72-407E-8ECD-C3F817F801B9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戴雨森 RSS 预览

发布了: “你当我是浮夸吧,夸张只因我很怕” MR.HAT Faukwaa 浮夸

2025-04-19 08:08:19

“你当我是浮夸吧,夸张只因我很怕”

MR.HAT Faukwaa 浮夸





发布了: Alan Kay说: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invent it。 但其实反过来很多时候也是成立的,the best way to invent the future is to predi...

2025-04-14 13:04:20

Alan Kay说: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invent it。

但其实反过来很多时候也是成立的,the best way to invent the future is to predict it。

前有 Moore's law,后有 Scaling Law。其实它们都不是 Law,但是都在激励从业者继续去努力实现预测的目标。这往往也是某种自我实现的预言。

Credit to @张咋啦Zara

转发了: There are decades where nothing happens; and there are weeks where decades happen.

2025-04-09 06:01:32

There are decades where nothing happens; and there are weeks where decades happen.

转发 @yusen: 读完两本关于一战的好书。对于二战的著作不管是翻译还是原创,在中文圈也是汗牛充栋了,但没有一战也就没有二战,欧洲史学也把一战二战合称为新三十年战争。理解在20世纪初期,看似欧洲大陆科学兴盛,贸易往来频繁,经济日渐一体的情况下,如何爆发了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两次大战,很有裨益。

施里芬计划是天才的构想,然而一个军事计划被制定和演习太久之后就会自发具备生命力,以至于在1914年8月1日哪怕是德皇也无法将其中止。1943年的库尔斯克“堡垒”作战计划也是如此。自我实现的预言在国际政治中竟如此频繁出现。

老毛奇认为,战争一旦打响,之前的计划就都将被掩埋在不确定性中。而继承其衣钵的小毛奇则亲自验证了这一点。施里芬计划若得到不折不扣执行,如果两个军没有被派往东线,如果第六集团军司令能够抛开自己的巴伐利亚王子骄傲,执行好诱敌深入的战略,一战是否结局会不一样?

在1914年底马恩河战役失败后,德国其实已经陷入了两线作战泥沼,高层其实已经看到了战争不可能获胜。然而这时候战争似乎变成了活物本身,如果此时放弃,已经战死的军人岂不白白牺牲?于是我们看到,民意是如何裹挟着战争机器继续转动,直到它在索姆河,凡尔登等一个又一个绞肉机吞噬了欧洲的一代年轻人。

以史为鉴。

转发了: 这条即刻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2025-04-05 08:35:22

这条即刻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转发 @yusen: 有个粗浅的观察:

1)如果一个公司的股价持续上涨,最后 CEO 被认为是神,一般说明基本面的解释已经都失效了,这么贵的公司为什么还涨?所以只好说创始人是神,做什么都行,这个时候可能是顶部。这样的例子其实有挺多的,不赘述;

2)如果一个原本不错的公司大跌,跌到大家都认为CEO智商和人品有问题,这往往说明基本面的解释也失效了,如此便宜的公司为什么还跌?所以只好说创始人脑子有问题,连呼吸都是错的,这个时候如果公司基本面其实没那么大变化,可能是情绪的底部,如果你相信创始人其实并不是智障,可以考虑买入。参见 18 年陷入直播抽大麻事件的 Elon,22 年被认为固执做元宇宙的小扎。

发布了: I just had my Sydney moment.

2025-03-29 14:13:52

I just had my Sydney moment.

https://chatgpt.com/share/67e78d4e-8af8-8000-ab2f-8fa2a605f31c

转发了: 讨论AI的前沿进展很难,因为变化太快太大,动辄就会被打脸。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2025年会很精彩😆

2025-03-29 09:43:34

讨论AI的前沿进展很难,因为变化太快太大,动辄就会被打脸。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2025年会很精彩😆

转发 @曼祺_火柴Q: 上次和@yusen 聊的 Agent 播客的文字版。最近采访等比较多,文字版相比播客晚了两周。不过这本身是阶段性观察,不会十日月余就褪色。

在 4o 更新文生图功能,且暂不开放 API 和免费版时(可能付费用户拉新效果卓绝),又有了更多关于模型和 Agent 应用关系等讨论。我重新梳理这篇时在想,可能如雨森所说,接下来技术前进节奏可能会是瓶颈徘徊和直道狂奔之间的交替状态,而且交替周期比我们想象地短,这带来了一种仿佛乱纪元的翻转体验。
(头图为 4o 生成,prompt 在文末。小天使的脸很鬼畜。。。原图还带限制级画面,裁了下😅

发布了: There are decades where nothing happens; and there are weeks where decades happen.

2025-03-23 16:45:08

There are decades where nothing happens; and there are weeks where decades happen.


转发了: 谢谢曼祺和小晚,聊得很开心! Manus让我们又一次看到,技术的进步加上优秀的产品创新,将会带给用户魔法般的体验。随着模型能力的不断提高,Autonomous...

2025-03-10 00:07:37

谢谢曼祺和小晚,聊得很开心!

Manus让我们又一次看到,技术的进步加上优秀的产品创新,将会带给用户魔法般的体验。随着模型能力的不断提高,Autonomous Agent将越来越从概念变成现实,我们会迎来更多的“李世石时刻”。

在Agent时代,Attention is not all you need。

转发 @曼祺_火柴Q: 2 月下旬和雨森@yusen 聊的一期。当时就预告了一下真格投资的 Monica 可能会发 Agent 产品了。
Attention is not All you need——Agent 会解放更多人类的注意力,让你不再用盯着某些工作。这确实也是我们自己测试 Manus、OpenManus 和使用一些 AI Agent 产品的感受。
这也对人提出一个新课题:怎么给出清晰的工作“brief”/prompt。

*shownotes 里--相关链接--部分有我们自己测试的 Manus 的例子,也有 Monica 三位合伙人的创业故事。

发布了: 谢谢Jack!这个KOL Manus是真的买不起啊😢 这两天感觉非常奇妙,Manus的X账号私信里收到了很多之前完全不会想到会有交集的人的消息,办公室里已经爆发...

2025-03-09 21:57:11

谢谢Jack!这个KOL Manus是真的买不起啊😢

这两天感觉非常奇妙,Manus的X账号私信里收到了很多之前完全不会想到会有交集的人的消息,办公室里已经爆发出了好几次欢呼。现在是Jack,接下来会是…?

他们往往有一个共同特点:最先嗅到未来。


发布了: 2023年1月,我看到了一个新产品叫Perplexity,用起来觉得挺有意思,于是立刻去问了一位对搜索和AI都很有经验的大牛朋友,他看了一眼说“有点意思,但这...

2025-03-08 13:38:08

2023年1月,我看到了一个新产品叫Perplexity,用起来觉得挺有意思,于是立刻去问了一位对搜索和AI都很有经验的大牛朋友,他看了一眼说“有点意思,但这个没有壁垒啊,我周末就可以搓一个出来!”。

后来,他周末还真的发了一个原形给我[破涕为笑]

2023年中,一位好朋友问我:有机会小几亿美金估值投Perplexity,感兴趣吗?我那时已经经常使用Perplexity,但想起那位大牛说的话,于是我礼貌拒绝“哎呀,套壳应用是不是没有壁垒啊”。

😆

在这个时代,Talk is cheap, judge is easy, change is fast, show me a REALLY good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