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RSS

site iconwangyurui | 太隐修改

棱镜通讯主理人。95后,喜欢读书、旅游、摄影,RSS支持者。会点日语、德语,持续强化中。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Inoreader Feedly Follow Feedbin Local Reader

wangyurui | 太隐的 RSS 预览

火鸡的错觉

2025-08-27 20:26:34

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曾以“火鸡的错觉”这一寓言,讽刺归纳法的局限性。故事中,假设养大一只火鸡需要1000天,而在第1001天,即复活节那天,火鸡将被宰杀。从火鸡的视角来看,从第1天起,它因每天按时被喂食而充满了安全感。随着时间的推移,火鸡对人类的信任逐渐增强,每一天它都期望明天会同样美好。根据其从第一天开始积累的“经验”,火鸡相信这种状态会一直持续。然而,随着感恩节的到来,等待它的并非食物,而是屠刀。 这个故事后来被风险管理专家纳西姆·尼......

READ MORE

我在小宇宙开通播客啦✌️,欢迎关注!

2025-08-13 15:22:53

因为我博客上文章通常比较长,考虑到很多朋友有时候阅读长文并不是那么方便,所以我在小宇宙开通了播客“太隐观复”,“观复”二字取自《道德经》“万物并生,吾以观复”。 以后我会将认为比较长的文章做成播客发布在小宇宙上(也会把一些老文章做成播客搬上去)。 另外,以后博客更新的长文,我也视情况在文章顶部贴上对应的小宇宙播客链接。 而在播客上,我将文章内容进行了Al口语化处理,所以听起来效果会更舒服一些,有种朋友跟你聊天的感觉。(如果喜欢快节奏可以调倍速) 👇下面是小宇宙播客“太隐观复”......

READ MORE

退之不退 | 大唐孤勇者的硬核人生

2025-08-09 13:03:39

大唐贞元二年,长安城内,晨雾如纱,在无数衣锦华服、意气风发的士子中,一个十九岁的少年显得格格不入。他衣衫单薄,面色苍白,却目光如炬,那双眸子燃烧着对“道”的执着,对命运的不屈。他叫韩愈,此刻,他正悄然踏入这座权力与梦想交织的舞台,而长安的繁华与苍凉,盛世的剪影与人世的磨难,都将深深的烙印在他此后逆行一生的轨迹里。 大历三年,韩愈出生于河南孟州。他身世凄苦,幼年时双亲接连亡故。12岁时,长兄韩会也撒手人寰,韩愈只得跟随寡嫂郑氏辛苦度日。《旧唐书·韩愈传》有载:“愈自以孤子,幼刻......

READ MORE

“当时我太年轻,不懂什么是爱”

2025-07-21 12:10:37

注:感觉之前写的有点浅,所以撤回重新修改了下。 在豆瓣《小王子》的评论区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十几岁的时候渴慕着小王子,一天之间可以看四十四次日落。是在多久之后才明白,看四十四次日落的小王子,他有多么难过”,《小王子》从来不是一个关于星球的童话,它是一面镜子,映照着每一个曾经相信爱、失去爱、又重新寻找爱的灵魂。在这个物质至上的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样一个声音,提醒我们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 那些眼睛看不见的东西。 有人说,《小王子》是一部写给成人的童话。这个说法......

READ MORE

为什么我们总对悲剧“上瘾”?

2025-07-10 15:30:24

在美学中,悲剧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议题,它的深度从古希腊贯穿到后现代主义思想体系,从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能‘净化’情感(卡塔西斯),到尼采强调悲剧展现生命在毁灭中的‘狂欢’(酒神精神),再到现代理论关注观众与剧情的‘间离’(布莱希特),美学家们一直在试图解开悲剧吸引力的密码。但面对今天的我们,这些答案似乎还不够。这些对于悲剧美学的变化也潜移默化的重塑了美学的边界。同时,也影响了普通人对于艺术审美的变化。 如果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悲剧美学是什么,我们可以说悲剧美学是一种审美形态,主要表......

READ MORE

隐说 NO.9 反思与过度反思

2025-07-06 12:02:58

1、反思与过度反思 | 陈嘉映 访谈 周濂采访,刊于2015年7月5日《东方早报·上海书评》,其中有两段话说的很有启发 —— (这)是个反思无所不在的社会,而且反思的程度很深 9,深到对任何传统都不再信任。近代科学发展起来以后,不由得我们不更深地反思。从思想史上看,特别是在象征的意义上,哥白尼革命拔去了我们的根。本来我们把地球视作宇宙的中心,人类的安居之所,而哥白尼革命让地球漂到空中转起来了,把我们安居在其上的地球整个连根拔起,此所谓“无根”。这意味着,无论你做什么,人们都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