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RSS

site iconLimboy修改

80 后,曾经热衷于 iOS 开发,推动了响应式编程和组件化开发在国内的发展。曾就职于知乎、花瓣、蘑菇街和字节跳动。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Inoreader Feedly Follow Feedbin Local Reader

Limboy的 RSS 预览

构建自己的反思系统

2025-10-17 08:00:00

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我们都听过这句话,可能还会有小小的触动,但之后该刷手机还是刷手机,该工作还是工作。

但如果你真的把它当回事,这可能会是你为自己做的,回报率(ROI)最高的投资之一。

开会

把自己的人生旅程想象成一个项目,这个项目的合伙人,是你自己——-过去的你、现在的你,以及未来的你。

而反思,就是你们每周一次的董事会议。你们坐下来,诚实地对话,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让这个项目变得更好。

这是你与未来自己的合作。你现在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在为未来的自己铺路,或者挖坑。

遗忘和混乱

如果不主动管理自己的生活会怎样?

帕金森定律说:工作会自动膨胀,直至填满所有可用时间。生命也是如此。琐事、噪音、他人的议程……如果你不主动捍卫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就会被它们吞噬殆尽。

遗忘和混乱是人生的默认设置。一个反思系统,就是对抗这种熵增的工具。

不要等到撞上南墙(比如经历人生重大变故),或者在泥潭里动弹不得时,才想起需要一张地图。这张地图,现在就可以开始画。

一个强迫你诚实的系统

一个好的反思系统,会强迫你梳理清楚,自己最关注的是什么。

当你必须写下来,那些模糊的想法就无处遁形,你无法再欺骗自己。

把它当作一个产品来对待。量化关键指标,将进度可视化,记录关键决策。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而是为了让你对自己一目了然。

系统会帮你找到自己行为中的 Bug,发现那些让你在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的模式。

它让你清晰地回答这两个问题:

  • 我是谁?
  • 我正在变成谁?

让它运转起来

最关键的不是某一次彻夜长谈式的深度反思,而是持续。

让反思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像刷牙一样自然,像吃饭一样必须。

不需要完美。只需要开始,然后坚持。

这套反思系统,不会给你人生的标准答案。

但它会确保,那个最重要的问题,始终被提出。


附录

以下是一些可以参考的每日/每周/每月反思问题。

每日反思

类别 问题
习惯 冥想
习惯 运动 (例如:30分钟,具体类型)
习惯 阅读 (例如:15分钟)
习惯 写日记/反思
习惯 饮水 (例如:8杯水)
习惯 屏幕时间 (例如:低于X小时)
习惯 没有吃垃圾食品
习惯 高质量睡眠 (例如:7-9小时)
效率与专注 我是否按照计划的日程行事?
效率与专注 我完成了多少个番茄工作法会话?
效率与专注 我今天是否容易分心?
成果和进步 今天我完成了哪些重要的任务或目标?
成果和进步 我今天有哪些小小的胜利?
学习与成长 我今天学到了什么新东西?
幸福感与情绪 今天我的整体情绪如何 (1-10分)?
幸福感与情绪 今天有哪些事情让我感到感恩?
幸福感与情绪 今天有哪些事情挑战了我的耐心或造成了压力?
反思与改进 今天我有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反思与改进 明天我将做一件什么不同的事情?
关键指标 睡眠时长 (小时)
关键指标 饮水量 (杯/升)
关键指标 深度工作时长 (小时)

每周反思

类别 问题
成果与进步 本周我最主要的3项成就是什么?
成果与进步 我是否在关键项目/目标上取得了进展?
成果与进步 我获得了哪些新技能或知识?
挑战与反思 本周我遇到了哪些主要的困难或挑战?
挑战与反思 什么事情让我感到最大的压力或沮丧?
挑战与反思 我从这些挑战中学到了什么教训?
习惯与日常 我坚持了哪些日常习惯?
习惯与日常 我哪些日常习惯做得不好?为什么?
习惯与日常 我目前的日常安排是否支持我的目标?
幸福感与平衡 本周我的精力水平如何 (1-10分)?
幸福感与平衡 我是否为休息、爱好和社交留出了时间?
幸福感与平衡 本周有哪些事情给我带来了快乐或让我感到充满活力?
计划与优先级 我是否有效地安排了任务和时间优先级?
计划与优先级 有哪些任务延续到下周了?为什么?
展望未来 下周我最重要的3项优先事项是什么?
展望未来 我将对我的计划或习惯做出哪些调整?
关键指标 平均每日睡眠时长 (小时)
关键指标 总运动时长 (小时)
关键指标 总深度工作时长 (小时)
关键指标 社交互动次数

每月反思

类别 问题
主要目标与进展 本月我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主要目标与进展 我是否实现了它们?如果没有,为什么?
主要目标与进展 我在长期目标上取得了哪些重大进展?
学习与成长 本月我获得了哪些新技能、知识或见解?
学习与成长 我完成了哪些书籍、文章或课程?
挑战与挫折 我面临的最大障碍或失败是什么?
挑战与挫折 我是如何应对它们的?我学到了什么?
习惯与系统 哪些习惯变得更强或更稳定了?
习惯与系统 哪些习惯仍然需要更多关注或调整?
习惯与系统 我目前的系统 (例如:计划、组织) 有效吗?
人际关系与联系 本月我如何培养了重要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与联系 我是否结识了新朋友或加强了现有联系?
财务 (可选) 本月我的支出与预算相比如何?
财务 (可选) 我在财务目标上取得了进展吗?
幸福感与自我关怀 本月我的整体身心健康状况如何?
幸福感与自我关怀 我是否优先考虑了自我关怀和休息?
反思与感恩 本月我最引以为豪的事情是什么?
反思与感恩 本月我最感恩的事情是什么?
展望未来 下个月我最重要的3个目标是什么?
展望未来 我将实施哪些新习惯或系统?
展望未来 下个月我希望重点改进的一个领域是什么?
关键指标 平均生产力得分 (例如:1-10)
关键指标 总学习时长 (小时)
关键指标 新建立的联系数量

避风塘 V2

2025-09-24 08:00:00

关于避风塘这个网站的由来,可以见我之前的一篇文章,主要是方便有发布日常/想法的诉求,又缺少合适载体的同学。这次升级让它变得更丰富了些。

添加了音乐模块

这些音乐列表跟这个博客用的是同一套,也是这么多年自己积累下来的歌单,所以非常个人。「钢琴」和「爵士」比较适合作为工作时的背景音乐。

添加了 YouTube 模块

这些 YouTube 的 Channels 和 Playlists 也是自己平时收集的,时不时会看看,也一并放出来了。

添加了通知模块

这样当别人对帖子点赞或评论时就不会错过了。

支持导出自己的帖子

登入账号后,浏览自己的页面,会看到一个「导出帖子」的按钮,点击之后,所有的帖子会被整理到一个 markdown 文件里,

# limboy 的帖子导出

导出时间:2025-09-24T13:35:46.696Z

共 114 条

## 2025-09-24 12:47

看了黑灯的脱口秀专场(录像),确实很不错。

---

## 2025-09-17 04:53

终于把 Shogun[1] 看完了,之前看过小说,非常精彩。剧版刚出来时,看过两集,品质过硬,但因为没出完,加上忙别的事,就耽搁了。

演员几乎完全符合我看完小说后觉得的每个人应有的样子,尤其是虎永和鞠子,无论是形象还是表演,都堪称完美。

就不剧透了,imdb 上的一位用户的评论我觉得很合适:

> No spoilers from me because to watch it unfold is such a delight, it would be rude to steal that pleasure.

[1]: https://www.imdb.com/title/tt2788316/

---

## 2025-09-13 15:08

摸索出了一个「睡不着觉,是否该起床」的判断方法:完成 100 个呼吸。也就是数自己的呼吸,从 1 数到 100。如果数完了,就起床;没数完,要么睡着了,要么就是走神了,从头再来。

...

天生有罪

2025-08-02 08:00:00

看到有不少人推荐这本书,就把它放到了待看列表里,最后是哭着看完的。

这本书的书名并没有夸大其词,作者 特雷弗·诺亚 的出身在当时就是一种罪:在种族隔离时期的南非,他的白人父亲(瑞士-德国裔)和黑人母亲(科萨族)之间的结合是违法的。特雷弗因此被归类为“有色人种”,在一个严格实行种族隔离的社会中,他不属于任何一个阵营。

这本书的核心是诺亚与他母亲帕特里夏的深厚关系(看的过程中我总是会想到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她是一位极具韧性、虔诚且思想独立的女性,用智慧、幽默和坚定的爱武装特雷弗,教他如何利用语言和思想去打破种族和社会的壁垒。因为他的特殊身份,加上淘气的天性,结合南非当时的社会环境,让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总是在滑稽可笑和惊心动魄之间切换:被母亲从行驶的汽车中扔出以躲避危险;在不同社区间利用语言优势游刃有余;从经营盗版CD生意,到与家暴的继父斗争等等。

他能够相对平和地度过童年和青少年,并以健康的身心进入成年,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他的妈妈功不可没。她在一个传统的黑人家庭长大,却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独立和反叛精神。她拒绝被传统的性别角色和社会期望所束缚,坚持学习打字,成为了一名秘书——这在当时对于黑人女性而言是极不寻常的。正是这种精神,让她敢于与一个白人男子建立关系并生下孩子。她也深知,要让儿子在这样一个扭曲的社会中生存下去,必须赋予他最强大的武器——知识和语言。她坚持让特雷弗学习英语作为母语,因为她认为英语是通向更广阔世界、获取知识和财富的钥匙。同时,她也确保他学习南非的多种语言,如科萨语、祖鲁语和南非荷兰语。她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教育特雷弗。她带他去白人社区、黑人社区和有色人种社区,让他亲身体验不同世界的规则。她用幽默化解生活的苦难,用坚定的信仰作为精神支柱。

母亲的远见很快得到了验证。在一个由种族决定一切的国度里,语言成为了特雷弗的“变色龙”皮肤。他发现,只要他能说对方的语言,就能在瞬间打破隔阂,获得认同。当一群祖鲁族男孩准备抢劫他时,他用流利的祖鲁语与他们交谈,对方立刻将他视为“自己人”,从而化解了危机。这个经历让他深刻理解到:“语言,比肤色更能定义你的归属。” 他凭借这项技能,在不同种族群体之间游走,既不完全属于任何一方,又能与各方建立联系。

身为局外人,你可以缩进壳里,默默无闻,让别人看不到你,或者你可以走上另一条路。你通过敞开自己的方式,从而保护自己。你不用因为自己是谁而希望被某个小团体接纳,你只要愿意分享自己的一小部分就可以了。对我来说,那部分就是幽默。我了解到,即使我不属于任何一个小群体,但我可以融入所有正在开怀大笑的小团体里面。我会突然出现,分发零食,讲几个笑话。我可以取悦他们,参与他们的一小部分对话,了解一点儿他们的圈子,然后转身离开。我从来不会在哪个圈子里停留过久。我并不受欢迎,但我也不会被排斥。我可以在任何地方,和任何人打交道,与此同时,我又完全是孤单一人。

但随着继父亚伯的到来,特雷弗的家庭生活开始笼罩在恐惧的阴影之下。亚伯不仅对帕特里夏进行身体和情感上的虐待,也与日渐成长的特雷弗关系紧张。亚伯代表了南非社会中大男子主义和父权文化的毒瘤。他无法容忍帕特里夏的独立和坚强,试图用暴力来维护自己的“权威”。特雷弗亲眼目睹了母亲所承受的痛苦,这让他对暴力和家庭关系有了早熟而深刻的认识。他与亚伯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最终导致他决定搬出去独立生活。

看到这里时,我其实也有跟特雷弗一样的疑惑,为什么不离开?答案其实很简单:离开之后,去哪儿?

从外人的角度指责这个女人,说“你走不就行了”,实在太容易。我的家庭并不是唯—一个发生过家暴的家庭。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周围经常有这样的事。在索韦托的街道上,在电视里,电影里,我看到过无数次家暴。如果这是社会范例,那一个女人能去哪儿?当警察都不肯帮她的时候,当她自己的家人都不肯帮她的时候,她能去哪儿?离开那个打他的男人,找到第二个男人很可能还是会打她,而且比第一个更凶的时候,她能去哪儿呢?当一个女人带着三个孩子,而周围的社会会给没有丈夫的女人打上贱民的标签时,她能去哪儿呢?当所有人都会觉得她是个荡妇,她能去哪儿呢?她能怎么做呢?

特雷弗离家后,亚伯的暴力变本加厉。他无法接受帕特里夏的离开,最终在她回家的路上开枪射中了她。一颗子弹穿过她的腿,另一颗子弹奇迹般地擦过她的头骨后部,从鼻孔穿出,没有伤及大脑和重要血管。

当特雷弗赶到医院,看到幸存下来的母亲时,帕特里夏依然不改其幽默本色,她对儿子开玩笑说:“你看,特雷弗,现在你才是家里长得最好看的人了。” 甚至还说:“至少你现在可以说你妈妈被人‘爆头’了,这在街头很酷。”

这一事件是全书的高潮,也是让我哭着看完的部分,当他接到弟弟打来的电话时,我就感觉到不太妙,他妈应该是出事了,但没想到这么严重,更没想到这种情况下居然还能活下来,而且没什么大碍,可能冥冥之中,上帝也进行了干预吧。

直到今天,也没人能够解释发生的一切。就连警察都不明白。因为那把枪不是不能用。它开过一枪,然后开不了了,然后又开了最后一枪。任何懂一点儿枪支的人都会告诉你,一支9毫米口径的手枪绝对不会像那把枪那样哑火。但是在犯罪现场,警察在车道上用粉笔画了很多小圈,都是亚伯开枪后散落的弹壳,而在他在我妈身旁站立的那个位置上,掉着的是四颗完好无损子弹—没人知道这是为什么。

但好像又干预地不太彻底:

亚伯就这么出来了。案件在法律程序上缓缓推进,但所有事情都开始倒向不利于我们的一边。由于我妈妈奇迹般地躲过了一劫,所以对亚伯的指控只能是谋杀未遂,加上此前亚伯的那些家暴,在我妈报警后并没有留下任何记录,所以亚伯没有犯罪案底。而且,他还请了个好律师,一直在法庭上强调,他家里还有孩子在等着他抚养。结果,这个案子根本没有进入正式的审判环节。亚伯认了谋杀未遂的罪,然后被判了三年缓刑。他一天都没有在监狱里蹲过,并且还继续拥有两个儿子的共同监护权。直到今天,他还在约翰内斯堡的大街上,行动完全自由。我上次听到有关他的消息是,他还住在高地北附近的某个地方,离我母亲的住所不太远。

作者特雷弗从一个在夹缝中求生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懂得利用自己“局外人”身份,观察并解构世界的喜剧演员。他的经历让他能够以一种独特的视角看待种族、权力和社会不公。这本书不仅是他个人的回忆录,更是写给他母亲的一封情书,致敬那位教会他如何思考、如何欢笑、如何在一个试图将他定义为“罪恶”的世界里,骄傲地活出自己的女人。

35mm Coffee - 一个创意工作者的线上社区

2025-07-12 08:00:00

家附近有一个叫 35mm 的咖啡馆,以前经常去,某天心血来潮就想,会不会 35mm.coffee 正好是个可以注册的名呢?就上 Cloudflare 上看了下,果然可以,于是就注册了。即然注册了,就想着拿来做点什么,一开始把使用地限制在了 35MM 咖啡馆,也就是只有在那里才能使用,后来又将它改造成了只有晚上才能访问的网站,之后去掉了时间限制,改成可以随时访问的小 Twitter,还是不满意,总觉得少了一个明确的主题。

我是一个创作者,平时喜欢做点小东西,也会接触很多创作相关的内容,但总有种孤独感。回想起一开始入行的时候,学的是 ActionScript,那时经常逛一个论坛,氛围挺好的,自己写了一个什么小程序,或者学到了什么都会在那里分享,也从那里学到了不少,在交流过程中也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现在论坛已经成了过去式,创作者能逛的地方更多了,小红书、微博、推特、V2EX、知乎等等,但好像都没有特定主题的社区那种特有的氛围,也少了那种相对深入的、持续的、互相启发式的交流。Discord 其实蛮适合的,但它的封闭性和糟糕的桌面端是很大的问题。我开始思考,35mm.coffee 这个域名,是不是可以成为一个契机,重新找回那种失落的连接感,让它成为一个能让创作者们找到共鸣、答疑解惑、分享经验、甚至共同创作的地方?

35mm 代表着胶片时代经典的视角,一种记录真实、捕捉瞬间的工具。对于创作者而言,我们其实也正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捕捉着这个世界。

在这里,你可以:

  • 分享你的「胶片」: 无论是你刚完成的一个小项目,一段在创作中遇到的瓶颈,还是一闪而过的奇思妙想,都可以分享出来。也许你的一个困惑,正是别人曾经走过的路;你的一个灵感,也能点亮别人的火花。
  • 品味「咖啡」的醇厚: 针对某个特定主题,可以发起深入的讨论,比如「如何平衡商业与艺术创作」、「AI 工具对创作流程的影响」、「寻找个人风格的路径」等等。
  • 寻找你的「曝光」: 晒出你的作品,无论是草稿、半成品还是最终成果。
  • 建立「暗房」般的连接: 也许你会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发起一个协作项目,或者只是单纯地分享彼此的创作日常,互相打气。

最后,希望这个小站能重新找回那种失落的连接感,让创作之路不再孤单。

避风塘

2025-07-08 08:00:00

大概 4 年前,我注册了一个域名 before.town,因为脑海中忽然闪过「避风塘」,好像正好可以对应英文的 before town,而 town 又可以作为域名的后缀,就搜了一下,果然可以注册,就毫不犹豫地下手了,这一放就是 4 年。

生活中,总是会有一些瞬间,让我们忍不住拿起手机记录下来,但其实也没有太 Special,这些照片你想与别人分享,但好像又不够精致到值得发个朋友圈或 Instagram,于是就只能默默地住在相册里。我有时会想,这些照片它们会不会也想有一个出口呢?

「避风塘」的概念和这些照片好像挺契合的,带着这个想法,我决定让 before.town 成为这些「不够精致」但充满生活气息的照片的避风港。

它不是一个追求完美构图和滤镜的平台,更像是一个数字化的「避风塘」,让那些在主流社交媒体中找不到位置的照片,能够在这里找到一个安静的角落。你可以在这里分享你随手拍下的街角风景、一杯咖啡的特写、或者只是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它们可能没有华丽的辞藻来描述,也不需要精心的排版,但它们都带着你生活的温度和独特的视角。

最后,欢迎来避风塘分享你的日常 🙃。

做了一个小游戏:笔画猜成语

2025-06-29 08:00:00

前几天在看跑男,有一个游戏环节是这样的:嘉宾通过努力得到一个笔画,目标文字中如果包含该笔画就会出现。感觉挺有意思的,对它稍加改造,于是就有了这个小游戏:笔画猜成语

游戏机制是这样的:

  • 初始显示 20% 的笔画作为提示
  • 每隔一分钟会多 10% 的笔画,最多显示 50% 的笔画
  • 总共有 5 次猜测机会
  • 新题每日更新

和周围的人玩了下,还是挺有乐趣的。如果你也感兴趣的话,可以在这里体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