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RSS

site iconScarSu | 酥鱼修改

96女性程序员,18年至今全职从事前端开发工作,开发了一个浏览器插件NotionX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Inoreader Feedly Follow Feedbin Local Reader

ScarSu | 酥鱼的 RSS 预览

《动机与人格》 - 理解人性底层的需求、促进个人成长、自我实现

2025-08-29 08:00:00

%E6%9E%81%E7%AE%80%E8%AE%BE%E8%AE%A1.png

《动机与人格》豆瓣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7168612/

作者:亚伯拉罕·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当代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

人类的一切行为的内在动机和驱动力都来自7层需求

  1. 生理需求:食物 睡眠 水 空气
  2. 安全需求:安全、稳定、秩序
  3. 情感需求:爱、家庭、社交、归属感
  4. 尊重需求:自尊、信心、成就、认可、地位
  5. 认知需求:好奇心、理解、探索
  6. 审美需求:美、对称、简洁、圆满、秩序
  7. 自我实现:梦想、道德、创造力、实现个人的潜能、天赋和本性、人生意义

在满足基本生活后,设定追求自我实现和成长的目标,才是持久幸福的源泉。

1-2层需求属于匮乏性动机,依赖外在的缺失来推动,一旦得到满足,动机就会停止;

3-7层需求属于成长性动机,出自内在潜能的自发表达,是积极的、无限的

底层需求满足后,更高层的成长需求才会出现。

长期看,成长动机占比越高,人越不容易“空心病”,越容易得到可控的、持久的幸福。

重新审视“人性”—— 人性本善,恶是源于基本需求的挫败,学会从需求层次的角度理解自我和他人

人的内在天性中是具有潜在的善良、合作、友爱等积极品质的

我们所看到的破坏性、攻击性、邪恶等,大多是源于爱、安全、尊重等基本需求被剥夺后的一种反应,是一种防御而非本性。

我们应该更宽容去看待自己和他人。

自我实现 —— 人生的终极目标是成为“你自己”

自我实现的需求为了实现个人的潜能、天赋和本性。它鼓励我们去寻找人生的使命和意义,而不仅仅是活着。

高峰体验 —— 是自我实现的美妙幸福时刻,要学会在日常生活创造高峰体验

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者经常经历的一种瞬间的、强烈的、沉浸式的幸福与成就感的爆发。在这种时刻,人感到更加整合、与世界和谐统一、充满创造力和意义感。

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造高峰体验,能极大地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

  • 完全专注(心流)
  • 美感轰炸(投入大自然、听交响乐)
  • 价值兑现(完成一件对你真正重要的事)

避免‘约拿情结’,不要因为成功带来的责任、目光和麻烦 而逃避自己的天赋和潜能

人不仅害怕失败,也害怕成功;不仅害怕自己的最坏可能,也害怕自己的最好可能……我们称之为‘约拿情结’——逃避自己的天赋与命运,因为随之而来的责任与目光会令我们恐惧。

提前拆解对成功的恐惧,把“成功后的麻烦”从潜意识拖到桌面,恐惧就减半。例如把“最坏的成功场景”写下来(如“真升职后同事会酸”),再一条条写对策。

自我实现的几个tips ⭐

  • 对体验开放:对任何经验都更加开放,愿意体验不同的事情,不固守成见,愿意像儿童一样重新感受世界
  • 保持好奇心:持续保持一种‘初学者心态’,不断尝试全新的技能或活动,并从中获得创造的喜悦。
  •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专注于身心之外的任务和待解决的问题,而非沉溺于自我中心的思虑、内耗
  • 欣赏过程:把过程本身当作目的来享受;工作过程即是奖赏,而不是通向奖赏的桥梁。

本篇文章使用Notion创作,由我的自动化工具从Notion同步。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缺乏睡眠是一种缓慢的安乐死

2025-08-25 08:00:00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豆瓣链接: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858123/

%E6%9E%81%E7%AE%80%E8%AE%BE%E8%AE%A1_%2824%29.png

睡眠的原理 ❓

一、人的睡眠周期是由“睡眠压力”和“昼夜节律”两个生理机制调控的

- 昼夜节律:由视交叉上核(SCN)驱动的“体内时钟”利用光暗信号通过褪黑素调节人体在24小时内的节律。
- 睡眠压力:清醒时大脑代谢副产物腺苷持续累积,浓度越高困倦越强;睡眠时腺苷被清除,压力归零。

image.png

image.png

二、睡眠周期中不同阶段 人体会运行不同的生理机制、发挥不同的重要作用

REM睡眠阶段,会对大脑中的记忆相互链接、重整,激发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REM睡眠阶段,会调控正负面极端情绪、治愈情绪问题、保护心理健康;

NREM深度睡眠阶段,会加固对事实和技能的记忆、恢复学习能力;

NREM深度睡眠阶段,会清理大脑的代谢废物、降低精神疾病概率;

NREM深度睡眠阶段,会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降低血压、修复血管、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NREM深度睡眠阶段,会调节代谢、调节控制食欲的激素;

NREM深度睡眠阶段,会保护生殖健康、维护基因和DNA的稳定性;

image.png

睡眠的作用 ✅

  • 睡眠充足有益于大脑恢复学习能力、巩固记忆力、提升逻辑决策能力、提升创造力、专注力、反应速度、认知能力、能量水平;
  • 睡眠充足有益于心理健康、治愈情绪问题,避免不稳定的极端正负面情绪、抑郁、焦虑、自杀倾向等精神疾病的病症;
  • 睡眠充足可以提高免疫力,帮助对抗恶性肿瘤,降低患癌风险、防止感染,抵御各阿尔兹海默等疾病;
  • 睡眠可以调节食欲、调节胰岛素平衡和血糖水平、葡萄糖循环、维持肠道微生物菌群健康,避免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肥胖;
  • 睡眠充足有益于心血管健康、降低血压、降低冠状动脉堵塞风险,避免心脑血管疾病、中风、充血性心力衰竭;
  • 睡眠充足会保护生殖健康、维护基因和DNA的稳定性;

应该如何睡眠 🏷️

  • 不同年龄段采用不同的睡眠策略

    • 未出生胎儿:几乎需要24h睡眠,且睡眠对大脑的发育很重要,即使在胎动也不应该打扰
    • 0-2岁:每天睡15h左右,逐渐培养昼夜节律、晚上睡整觉,傍晚尽量不要小睡、避免影响夜间褪黑素分泌。
    • 3-12岁:每天睡12h左右,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情绪调节、创造力、学业记忆固化。
    • 13-18岁青春期:每天睡10h左右,褪黑素分泌比成人晚2-3小时,有“晚睡晚起”生理倾向。
    • 成人:保证每天8h完整的页面睡眠,中午根据个人情况+30min小睡;
  • 了解自己睡眠是否充足、予以动态调节

    • 如果上午犯困,说明夜间睡眠时长不足、或者睡眠质量差,需要改善睡眠;
    • 如果下午犯困,可以在中午补充30min左右的小睡;
  • 改善睡眠的方法

    不论工作日节假日,每天同一时间睡与醒;

    白天坚持运动、避免咖啡因、酒精、避免高碳水饮食;

    傍晚不要小睡、睡前2h避免运动;

    睡前洗热水澡、降低体温、排除光线和噪音,保证完整8h夜间睡眠;


本篇文章使用Notion创作,由我的自动化工具从Notion同步。

我所理解的“人生意义”

2025-07-25 08:00:00

%E6%9E%81%E7%AE%80%E8%AE%BE%E8%AE%A1_%2814%29.png

胡适在《忍不住的新努力》中说,人生的意义是个人自己创造的,以我的理解,就是找到自己想做的事

焦虑与迷茫

我大学之前十数年学生生涯只关心成绩、上大学后只因为就业和工资产生焦虑;

毕业后搬砖之余,开始产生了迷茫之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而“活着”。

以我个人之见解,

之所以焦虑,是能力及不上欲望。

之所以迷茫,是不满足于一成不变的状态、缺乏成长和进步的目标;

要解决焦虑,答案很简单,需要**提高能力,**1增加知识储备,多获取信息,多思考;2丰富实际体验和经验,大胆试错。

要解决迷茫,则需要探寻目标,需要进一步探究。

自寻目标

《心流》中说,在传统社会中,帝王、主教、政治等社会权威,给大众提供的人生目标是:宗教、道德、阶级习俗、爱国主义

在现代社会中,以商人为代表的资本阶级,给大众提供的人生目标是:工作、用工作赚来的钱_消费_。

他们设置这些目标的动机,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为了维护统治者和既得利益者自身的长久利益

简而言之,提供目标的人都有其主观偏好和私利

因此我们要从社会制约与本能冲动下,建立自我意识,不再以社会的奖赏为念,试着以自己所能控制的奖赏取而代之,自寻目标

那么问题就变成了,如何探寻以自我为出发点的目标

以提高人生体验为终极目标

《心流》中提出,一个人身上真正有价值的,就是个人的体验

我们的人生,就是由体验所组成的。

我们拥有很多体验来源:

  • 感官之乐(食欲、性欲、听觉享受、视觉享受、触感、运动之乐
  • 思维之乐(文字、记忆、历史、科学、哲学、思维游戏
  • 工作之乐(成就感
  • 人际之乐(友情、爱情、亲情天伦之乐

因此,以自我为出发点,我们可以将人生的终极目标定为提高自己的人生体验,然后自上而下拆解,从各个方面做出努力。

向下拆解

《极简主义》中提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五个方面:健康、人际关系、热情、成长、奉献

这五个方面,可以看作”提高人生体验”的一种拆解形式。

  1. 健康,是一切体验的基础
  2. 人际关系,是解决孤独与寂寞,探寻人际之乐的的唯一途径。
  3. 热情,培养自得其乐的性格,心理能量充足,才能付出注意力、继而收获体验。
  4. 成长,是创造心流,达到最优心理体验的方法。
  5. 奉献,最复杂、最高级的心流体验

本篇文章使用Notion创作,由我的自动化工具从Notion同步。

《暗时间:思维改变生活》- 了解思维、锻炼思维、运用思维,高效利用暗时间(碎片时间)

2025-07-22 08:00:00

《暗时间》豆瓣链接: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858123/

dark_time-cover.png

"暗时间"指的是生活中的碎片时间,作者刘未鹏通过这一概念,阐述了如何运用思维方式高效利用这些暗时间,从而强调了思维在个人成长和学习中的核心重要性。

提高效率

  1. 暗时间是指 生活中的碎片时间(通勤 家务 排队),应该学会利用这些暗时间
  2. 真正的有效投入 = 时间 * 效率(思考的深度与持续性),而不是单纯的时长
  3. 提高效率的方法:训练迅速进入专注状态的能力、训练长时间保持专注的能力
  4. 设计进度条:将目标拆解成详细的计划和步骤、设置进度条,可以增强反馈、增强信心
  5. 提高记忆的效率:将新的知识提取出许多线索、与已有的知识体系连接((包括空间位置、环境、气味、情绪、视觉、听觉等等,举一反三),多实践、多输出,定时复盘

了解思维、锻炼思维、利用思维

  1. 学习心理学、思维相关的知识,有利于我们了解自己思维的弱点,避免思维陷阱,可以使我们更善于利用自己的大脑,可以看看《影响力》这本书,以及这个思考的技术与艺术豆列里面的书
  2. 避免思维陷阱:避免认知偏见、思维惯性、受直觉和情绪影响、归因错误
  3. 区分理性和情感直觉,正确利用理性大脑:我们的大脑中同时存在着远古的自我,和现代的自我,并且两者并没有完美协调。所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什么明知正确的事情就是没法去做,因为大脑中主管行为的并不仅仅是你的“认知”模块,认知模块发完话之后自会有更强大的情绪模块藐视“上级”的决定。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和别人作斗争,而是和自己作斗争。

核心竞争力

  1. 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和热爱、自学的能力是一个人终身成长的关键因素
  2. 英语对程序员很重要:英文世界的技术资料很丰富,一旦熟练掌握了语言这个平台,背后就是一扇大门,通向一个海量的信息源,例如wikipedia和英文版的书;平时尽量读英文的一手资料、使用英文参加国外技术交流、写英文博客、
  3. 作者刘未鹏建立TopLanguage论坛,通过与人交流使自己受益匪浅:促使自己清晰表达观点、激发自己思考、交朋友
  4. 坚持长期写作输出:是对思维的备份、缓存、细化、论证和反思、沉淀,是与自我的对话、与他人的交流,是费曼学习法以教为学的实践
  5. 遇到困难应该迎难而上:学习新知识、遇到困难的时候,大脑会做最优经济决策:因为困难所以看不到成功的可能 因此直接放弃。这种决策是错误的,1是因为我们不懂所以才高估了困难程度,大部分知识在掌握了之后才会发现“豁然开朗”,2是因为现代社会很多东西是知识密集型的 我们遇到的问题不是孤立的、一次性的,以后很可能会再次用到,困难的路会越走越容易
  6. 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是以下四个能力的组合:
    1. 专业领域的技能水准
    2. 跨领域解决问题、创新思维、判断与决策、表达沟通的能力
    3. 学习能力
    4. 性格品质:专注、坚持、自省、好奇心、自信&谦卑

本篇文章使用Notion创作,由我的自动化工具从Notion同步。

View Transition API - 实现HTML视图的过渡动画

2024-09-19 08:00:00

触发视图动效的方法&时机:

  • 对于SPA,将更新DOM的方法updateDomTrigger作为参数传递给document.startViewTransition(updateDomTrigger)方法,浏览器会先截取当前页面DOM元素的快照(声明了 view-transition-name CSS属性的DOM元素,默认是:root),再执行updateDomTrigger方法,然后再执行过渡动效

  • 对于MPA,添加以下CSS规则,过渡效果会在导航到下一个同源页面的时候自动触发。

    @view-transition {
      navigaion: auto;
    }
    

默认的过渡效果是交叉淡化

旧视图快照opacity从1 到 0,新视图快照opacity从0 到 1。

如何自定义动效:

HTML会针对视图动效生成以下伪元素树:

::view-transition
└─ ::view-transition-group(root)
  └─ ::view-transition-image-pair(root)
      ├─ ::view-transition-old(root)
      └─ ::view-transition-new(root)
  • 可以通过在多个 DOM 元素上设置不同的 view-transition-name CSS属性,对不同的元素使用不同的自定义动效。因此,每一个 view-transition-name都对应一个view-transition-group(默认是root
  • view-transition-old指向动效前元素的静态快照
  • view-transition-new指向动效后元素的实时快照

具体的动画效果由CSS animation设置:


/* 只需要添加以下@view-transition规则,就会在切换页面时,触发默认的“淡化”动效 */
@view-transition {
    navigation: auto;
}

/* 自定义默认的动画行为 */
::view-transition-group(root) {
    animation-duration: 0.5s;
}

/* 创建自定义动画 */
@keyframes move-out {
    from {
        transform: translateY(0%);
    }
    to {
        transform: translateY(-100%);
    }
}
@keyframes move-in {
    from {
        transform: translateY(100%);
    }
    to {
        transform: translateY(0%);
    }
}

/* 将自定义动画应用到新旧元素 */
::view-transition-old(root) {
    animation: 0.4s ease-in both move-out;

}
::view-transition-new(root) {
    animation: 0.4s ease-in both move-in;
}

用JavaScript控制动效:

对于SPA,document.startViewTransition() 方法会返回一个 ViewTransition 对象实例,这个实例包含多个 promise:

对于MPA:

  • 旧页面在即将unload之前,会触发pageswap 事件,事件的event对象上的PageSwapEvent.viewTransition 属性包含了 ViewTransition 实例, PageSwapEvent.activation 包含当前切换页面的导航类型、当前文档和目标文档历史记录。
  • 新页面初次渲染时, 会触发pagereveal 事件,事件的event对象上的PageSwapEvent.viewTransition 属性包含了 ViewTransition 实例。
  • 要注意的是,为了确保处理pagereveal 事件的script脚本在渲染动效之前执行,需要给脚本添加 blocking=“render” 属性;
  • 另外,为了确保动效执行之前,元素是可视的,需要添加标签<link rel="expect" href="#lead-content" blocking="render" />,其中#lead-content指向对应元素。

浏览器兼容性

image.png

参考


本篇文章使用Notion创作,由我的自动化工具从Notion同步。

Stacking Context - DOM元素的层级关系

2024-09-04 08:00:00

不是z-index越大的元素越在上层

通过z-index来控制层级是很常见的前端需求,

但是你是否遇到过,无论z-index设置多大,仍然无法将一个元素移到最上层的情况?

这是因为z-index依赖于一个抽象的概念:Stacking Context

Stacking Context是什么?

stacking context是层叠上下文,决定了DOM元素上下层级关系

Stacking Context的根元素

每个层叠上下文都由一个元素创建,这个元素被称为stacking context的根元素

什么情况会创建Stacking Context?

  • html根元素
  • fixed定位的元素
  • 其他任何z-index不是默认值auto的元素(z-index=0也会创建层叠上下文)
  • CSS
    • 有透明度的元素:opacity<1
    • 有二维/三维变幻的元素:transform不为none,或者will-change
    • 有滤镜的元素:filter不为none
    • isolation: isolate;:创建一个新的堆叠上下文,隔离混合效果

Stacking Context之间的层级顺序

  • 对于同级(根元素是兄弟元素)的stacking context,层级由z-index值决定,z-index大的在上层;
  • 同级stacking context如果z-index相同,由DOM中出现的顺序决定,出现晚的在上层;
  • 对于嵌套的stacking context,子stacking context在上层;

Stacking Context内部层级顺序

  • 最底层:元素的背景色、背景图、边框
  • 子元素由底层到顶层的顺序:
    • z-index<0的元素
    • 块级盒子
    • 浮动盒子
    • 内联盒子
    • z-index:0或auto的定位盒子
    • z-index>0的元素

例子🌰

DOM结构:

div1
div2
div3
	-> div4
	-> div5
	-> div6

最终的层级顺序:

image.png

一个有用的浏览器扩展:CSS Stacking Context inspector

image.png

这个扩展在浏览器devtools中列出了网页上的stacking context。在遇到z-index和层级问题时,可以让我们更快的定位问题。


本篇文章使用Notion创作,由我的自动化工具从Notion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