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RSS

site iconZhanBin | 詹斌修改

博客名:游山打猎。初代博主,奇遇花园咖啡馆创始人,疫情后移居日本。
请复制 RSS 到你的阅读器,或快速订阅到 :

Inoreader Feedly Follow Feedbin Local Reader

ZhanBin | 詹斌的 RSS 预览

九月|长短句

2025-09-02 06:00:25

九月还是曝晒的九月
只是再次证明人类的无可救药

我想要赤身裸体一直徒步
看每寸皮肤干涸皴裂
筋骨在极限之下脆断掉
我在九月奄奄一息

还有心灵和情感呀
在九月之前,上个九月之前
以及很多个九月之前
都深受折磨,寂静的濒死

对不起我欢喜这一切
欢喜即将死亡或者真的死亡
因为它提供意外
比如被拥抱或者复活过来

如果是那样的九月
我还是想赤身裸体继续行走

“女权”这个词变得很难用

2025-09-01 11:49:33

我自己感到困惑的是“女权”这个词不能用了,每个人理解和反应完全不一样,导致完全无法表意或者对话。

同样刻意区分出“激进女权“也一样无效,首先它对“激进”持污名/负面态度,其次它把很多邪恶纳入“女权”。六七十年代的“激进”有自己清晰的诉求、表达,内涵和外延。

即便我偶尔使用的“极端女权”也有“激进”一样的困境:污名化,和把邪恶纳入女权行动。

过度的、无共识、无议程的争论和攻击,让词汇背负了太多情绪。一个名词从此难以成为理性话语的组成,无法有效进行语用层面的定义,这大概是这个时代,名词们的特殊命运。

谈谈巨幅鲁迅壁画该不该抽烟

2025-08-28 15:34:16

开始写,就顺便再谈谈“鲁迅壁画抽烟”。这个事情倒也谈不上“莫名”成为热点,在社交媒体这种到处寻找攻击的状态下,成为热点反而是理所当然的吧。

对于这个事情,我关心的有两个问题。首先是公共流程问题,然后是公共观念问题。

先说公共流程。我们说表达意见应该站在信息之上,所以就这个事件,直接的思考方向我觉得应该是:鲁迅壁画的所有权问题,有多大范围的“公共性”;然后是什么人,通过什么样的流程,基于什么方式提出的投诉。如果搜索资料,这个抽烟的壁画公共性还是很强的;然后投诉过程,是通过浙里办走的公共流程进行的,算是“市民”正常表达意见的过程。

所以,人们有自己的主张,对公共领域的事物有所不满,通过公共行政的合理合法过程进行投诉,我是不觉得有任何可以指摘的点。其他的都是,公共行政如何应对,相反如果需要争议,需要放到“公共领域”里来展开讨论,对象应该是“应对过程”。

我能理解有少数人会觉得,这也不能,那也不能,唯独这个能,觉得事情小/无聊,那么多压迫人的大事情为什么不去 …… 嗯…… 个人觉得说的很对,请您多加努力。

第二个我觉得可以讨论的是观念问题。

这里面其实也有两个层次。一个是这个投诉主张背后的观念的对错,进步还是保守。我觉得不管怎样,公共场合禁烟,以及公共场合禁止吸烟的宣传/暗示/诱导,都是正确的,进步的,也是被广为承认的。更何况,它其实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很多人依然受困于无处不在的随地抽烟。第二个是,后发的进步观念是否可以约束/修正早期的既成事实。可能这是争议点很大的,类似的争议也很多,广为讨论的大概就是近期“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好莱坞大片并没有选用白人演员。

我认为这个是可以主张的,但不应该是胁迫性/攻击性的,还是一样,是否可以放到公共流程里去讨论和解决;另外就是再创的权力是肯定需要有,并且需要保障的。也就是说,我不认为应该逼迫所有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公主都是应该是有色人种,但是我认为,如果一个机构/剧组/个体用于创造一个“有色人种小时候听白雪公主故事的时候也可以根据自己来自由想象”的新剧,是值得尊敬的。

嗯,我们的困难其实都在于,这个国家是没有整整的公共机制的,“公民逻辑”的;只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投诉/报告这种,“市民逻辑”的,以至于讨论这些问题都无法真正将观念/讨论和实际/实践相匹配。

已婚女性仍然可以 YY 女明星的精神

2025-08-28 15:10:21

今天 X 上有条热帖,应该叫“女权热帖”吧,看到几条都是批评嘲讽。但我认真读了一下,原贴没有攻击,只有感慨、失望这些,在这样的时代应该就是“温和贴”了。

所以我觉得对这个帖子的批评嘲讽,基本上就是一种“社交媒体争论的惯性”,或者说就是我常说的“议题图腾”——在“极端女权”表达的背景之下,嘲笑/反讽女权也成了某种“常规”,变成一些人的议题图腾,很容易激发惯性反应。

发了一条 X 帖子:

看今天的女权热帖,蛮有感慨。想到了不雅的比方,不雅但准确 … 想了又想,还是说出来。

我觉得男的想着一个明星那啥,就算普通事情。然后女权主张者想着一个明星,希望她能“背负历史使命引领女权”,就跟男的那啥一样一样的。

但男的为了那啥权辩护得死去活来的,我就觉得也可以支持女性的额外期待。

这里“那啥”就是指 YY 的具体动作了。然后有涉及到发帖人已婚之类的说辞,想了想,就又补充了一条:

男性可以yy女明星的身体,女性为什么不能yy女明星的精神呢?

同样,已婚男性也能yy女明星的身体,所以,已婚女性也可以yy女明星的精神吧?

总之,就是有某些东西是深度隐藏的吧。

嗯,我主要是觉得,不平等/不平衡这种深度隐藏的“男权意识”需要男性花很多时间保持持续警戒如此而已。然后就删除了原来的帖子,主要还是不太想要无谓的争吵,可能人也没必要都活在时时刻刻对自己的警戒之中。

 

或许跳绳和无绳战绳来做 HIIT 更容易开始和坚持

2025-08-24 20:37:40

跳绳果然是很不错。

我从没有成功的适应hiit操那种练习 … 但是基本上健康指导里面涉及运动、减脂,都会谈hiit。

如果说hiit本质就是高心率和低心率快速交替,那似乎应该有“简便”容易实施的方法?

跳绳还是可以的。我想的是每次快速跳/休息/快速跳,五分钟就能是一个小hiit。一天能有三五次(反正也要求不能久坐,手环还有提醒站立活动),应该有很好效果。

可惜一直太热太热。今天晚上,按照饭后半小时后走步的指导,带上跳绳,边走边跳,感觉以前一半的步数就足够累了。心率起伏也很明显。

类似的还有另外一个选择,就是“无绳战绳”,它不需要跳,所以对膝盖更友好。我也明确发现它可以快速起心率,而且空间占用很小,非常简便易行。(东京反而马路上跳绳有点奇怪)

我是因为深蹲能力弱,核心不强,无绳战绳还没找到快乐感,所以暂时放弃,等有点力量再说。

这种东西确实鸡生蛋蛋生鸡总得开始。

but 我是觉得总体来说是生活方式和锻炼方式的不断尝试、选择、适应性练习,方法很多,细致原则指导也很多,尤其AI可以详细解释原理和出周期方案,这个时候,自己方便的、喜欢的、最可能做下去的运动最重要吧 …

还好我是爱吃沙拉的人,加上办公室两百米就有一家好吃的沙拉店。所以这次“生活运动”没饿着,也还算开心。